十四届全国政协第五次双周协商座谈会2023年6月9日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主持会议。他表示,要从新时代我国科技创新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中,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更好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关于科技创新的决策部署上来,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贡献智慧和力量。
王沪宁表示,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学普及的重要论述,聚焦“四个面向”,以扎实有效的履职实践推动科普工作高质量发展。【详情】
从调研情况看,我国科普法治建设成果显著,特别是2002年科普法实施以来,科普工作顶层设计不断优化、工作机制不断健全,科普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全民科学素质快速大幅提升,我国科普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目前,我国民众的科学文化素养呈现显著的地域差距和城乡差距。近年来,随着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欠发达地区的群众温饱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随之而来的精神层面、文化层面的需求显得更加迫切,而科普资源大多集中在大城市或发达地区。
科普场馆是面向公众进行科学普及和科学教育的主阵地,是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重要平台。
我国科普法规定科普是公益事业,同时明确国家支持社会力量兴办科普事业并可按市场机制运行。
随着科普生产和传播的主体多样化,一些新媒体、自媒体科普从业者鱼龙混杂,网络信息纷繁复杂,科普产品和内容良莠不齐,伪科普和谣言也屡见不鲜。
很多科研人员不仅担心科普会占用本职工作的时间,而且担心科普会对学术生涯造成负面影响。
我做科普19年,又先后涉及科研、科创工作。我认为,科普是动员多元主体参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超级连接器。
中央网信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重要论述和党中央决策部署,高度重视网上科普宣传、阵地建设和问题整治,努力推动构建良好的网络科普生态。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科协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普和科学素质建设系列重要论述精神,履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牵头职责,以高质量科普服务高质量发展。
科普法于2002年颁布实施以来,对于提升全民科学文化素质、营造良好创新文化氛围发挥了重要作用。
向民众广泛传播最前沿领域的科技知识,有助于增强民众的科学素养,凝聚民众对科技发展方向的共识,在全社会弘扬崇尚科学的风气。
加强科学普及法治建设,修改科学技术普及法是关键。科普法修改草案,根据时代发展和实践需要,在现行法基础上填充了很多新内容,但是仍存在一些缺憾。
科普最重要的对象是青少年,面对着人工智能的突飞猛进,做好国家科学标准是科学教育当务之急。
科学教育资源广泛分布在社会各个层面,加强中小学的科学教育工作是一项涉及多部门、领域、行业的系统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