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2025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 要闻动态

全国政协委员热议“两高”工作报告

2025-03-09 15:27:00 来源:人民政协报 我有话说
0

  3月8日,参加全国两会的全国政协委员在小组会上认真讨论“两高”工作报告。大家认为,“两高”工作报告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以实干作答、以实绩交卷,积极回应社会热点和群众期盼,展现了新时代法治中国建设的新成就。报告高举旗帜、鼓舞人心,是展现司法担当、彰显为民情怀的好报告。

  亮点纷呈 成绩振奋

  巩富文委员:认真聆听“两高”工作报告后感触尤为深刻,可以概括为“六个更加”:一是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持党的绝对领导更加自觉;二是始终牢记“国之大者”,护航高质量发展更加精准;三是深入践行“如我在诉”,保障民生福祉更加务实;四是做深做实“抓前端、治未病”,促进社会治理更加有力;五是持续深化改革创新,让公正高效审判更加可触可感;六是勇于推进自我革命,司法队伍素质能力更加过硬。

  韦震玲委员:学习聆听了“两高”工作报告,感到内容耳目一新、举措亮点纷呈、成绩振奋人心,可以概括为:坚持党的领导;注重服务大局;彰显为民情怀;体现依法履职;坚持法治理念,弘扬法治精神;数据案例翔实。报告既体现严肃性、规范性,又非常接地气,各种数据、说明和案例也非常清晰,让代表委员听得懂看得明。

  戴小明委员:“两高”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丰富内涵、实践要求,取得了很大的工作成绩。今年的“两高”工作报告突出政治性、专业性、通俗性,文字表述严谨。内容可以用“有魂、有理、有数、有表”这几个关键词来概括,运用大量案例、数据和表格将工作清晰呈现,同时兼顾“情、理、法”。

  王昱委员:“两高”工作报告体现了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政治担当,以法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效明显。实现社会主义法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当前,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朴素期望,为正向引导、营造更加和谐的社会氛围作出了积极贡献。

  吴以环委员:“两高”工作报告总结成绩实事求是,对新一年的工作安排目标明确、重点突出,积极回应社会热点和群众期盼,顺应了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新期待,是既有政治高度,又有民生温度的好报告。祖国的和谐稳定,正是由这样一份份公平正义累积而成。作为一名全国政协委员,我将进一步履行好职责,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用更高质量的履职成果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

  彰显公平正义 维护安全稳定

  王亮委员:“两高”工作报告涉及了人工智能犯罪的多个方面,强调了打击此类犯罪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其被用于不法行为的案例也越来越多。加强打击人工智能犯罪、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机制显得尤为重要。建议加强技术研发与安全防护,完善法律法规与监管机制,推动行业自律与公众教育。

  陈卓禧委员:“两高”工作报告使用了不少形象的数据和案例加以分析、解释、说明,让我感受到我国司法工作不断进步,法治水平不断提高,法治精神逐渐普及。未来,希望司法工作人员用科技手段加强对犯罪趋势的分析研判,发现苗头并毫不留情地打击遏制,加强国际司法合作。

  黄国委员:“两高”工作报告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有三点感受:一是坚持维护国家政治安全。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制定依法惩治“台独”顽固分子分裂国家、煽动分裂国家犯罪的意见,坚决捍卫国家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二是重视和加强劳动者权益保障。最高检常态化参与治理欠薪工作,最高法发布新就业形态劳动争议指导性案例。三是善于利用和发挥港澳法治传统优势,推动大湾区司法法律规则衔接。

  赵柏基委员:“两高”工作报告既体现了法治温度,又展现了为民情怀。香港正站在“由治及兴”的历史新起点,从国安法筑牢安全基石,到完善选举制度落实“爱国者治港”,再到基本法第23条立法的稳步推进,香港法治实践充分证明,坚守法治根基、维护国家主权,筑牢繁荣稳定的制度屏障,将为企业在大湾区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基础与保障,提振企业信心,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

  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服务高质量发展

  何一心委员:现场聆听“两高”工作报告,作为民营企业家,我的信心更强,底气更足,相信民营企业会在持续风清气正的市场环境中获得更多成长空间。报告以翔实的数据汇报了“以严格公正司法服务高质量发展”方面所作出的贡献。一组组数据和案例,不仅说明了有法可依、执法必严,更说明了违法必究,建设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刘启芳委员:“两高”工作报告回应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的内容有措施、有温度,将平等保护原则融入司法政策与个案办理,是给民营企业吃的“定心丸”。在涉企纠纷处理上,更加注重公平公正与高效,减少了企业诉累,有助于企业家把更多精力投入生产经营;在打击侵害企业权益犯罪方面力度持续加大,保障企业安心发展。期待继续深化司法实践,为民营经济营造更优法治环境,为民营企业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行稳致远护航。

  魏青松委员:“两高”工作报告用生动的案例阐述了过去一年“两高”工作取得的成绩。建议:将知识产权诉讼特别程序法列入立法规范,组织最高人民法院和相关部门加强协作,广泛调研,充分借鉴国际经验,科学制定相关法律条文,通过系统的制度设计和严格的法律实施,切实提升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为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法治支持。

  胡剑江委员:“两高”工作报告中提及对投资环境的优化、对司法公正的坚持,以及对涉外案件的公平审理,这对保障国际投资者和侨胞的合法权益提供了强有力的依据。尤其是报告中提及推进司法公开、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具体措施,展现了国家对法治建设的重视,这对提升国际投资者信心起到关键作用。在国家法治环境不断完善的背景下,我们将更有效地吸引外资,并加强香港与内地的经济融合。

  适应新形势 加强和改进司法工作

  李连祥委员:“两高”工作报告政治站位高,数据翔实,内容务实。当前,基层存在大量中小微案件,随着民商事案件不断增加,基层案多人少矛盾突出。建议:更加注重法治信仰体系建设,着力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借助现代科技手段,推动一体形成科技体系、法律知识认知体系和司法审判体系,有效化解社会矛盾;通过发布典型案件,进一步加强全社会知法普法。

  祁志峰委员:“两高”工作报告彰显了司法为民的理念,从案件办理数量质量来说也是成绩显著。为进一步彰显司法工作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建议:增加法院的员额法官,当前案件的增加,尤其经济案件和新型案件的不断增加,更需要有足够的法官处理相应的案件;在人民群众当中加大司法宣传,通过多种方式增强沟通,能够减少案件的上诉率;运用人工智能等大模型赋能司法工作。

  杨建成委员:“两高”工作报告服务发展大局、贴近社情民意,有很多大家关心的热点问题。建议:围绕科技发展的最新形势,增加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司法服务保障,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和应用,营造鼓励科技创新的良好法治氛围,激发全社会创新潜力和活力。

  窦刚贵委员:“两高”工作报告以翔实数据与典型案例勾勒出中国法治建设的坚实步伐,展现了司法改革与为民司法的深层互动。两份报告不约而同聚焦“司法为民”理念的深化实践。最高法确立的“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最高检促进“抓前端、治未病”,这些创新举措将司法服务延伸至社会治理末梢。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时代背景下,司法机关以刀刃向内的改革勇气和科技赋能的创新智慧,书写着让公平正义可感可触的生动篇章。

[责任编辑:张文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