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从“坝坝会”来 奔“协商会”去
一条公交线路,见证20年城乡巨变。
101路,嘉兴首批城乡公交路线,每天发车100余班,村民们搭着公交车进城,城里人搭着公交车来村里,被大家称为“开往春天的幸福班车”。2004年3月23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以普通乘客的身份乘坐101路公交,亲身感受嘉兴城乡一体化发展变化,指出“嘉兴完全有条件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统筹城乡发展的典范”。
时间的镜头快进到2024年7月12日,全国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承办十四届全国政协第21次双周协商座谈会,围绕“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协商议政,邀请浙江省嘉兴市政协主席陈利众介绍城乡融合发展经验。
邀请基层代表介绍地市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的具体做法和经验,这还是第一次。
“会议效果很好,现场协商氛围热烈。会议成果也得到党和国家领导同志的批示。”全国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办公室有关同志介绍。
立足发挥专门协商机构平台作用,选准与“三农”有关联的题、讲好对“三农”有感情的话、办实对“三农”有利的事是农业农村委协商议政的着力点和着眼点。
在筹备这次双周协商座谈会时,农业农村委以“小切口”拆解“大课题”,将如何“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的议题转变为水电路、教育、医疗等具体问题。
有了“解题”思路,还要在“求深、求实、求效”上下功夫。农业农村委贯彻落实十四届全国政协大兴调查研究的要求,认真查阅委员提案情况、结合个人专业领域,组织专题调研组深入四川宜宾市、泸州市,开展“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专题调研。
2024年5月16日上午,泸州市董允坝村,一场“坝坝会”正在进行中——
“我承包的400亩水稻全都机械化了,一个人就能干”“家里的水龙头一扭,水就哗哗出来,跟城里没什么两样”“家门口的泥巴路没了,现在干净又整洁呢”……村民们和北京来的“客人”围坐一起,说着“家门口”的变化。
带着问题而来,满载收获而归。5天时间里,专题调研组与农民群众、基层干部、种粮大户、致富带头人深入交流。委员们为乡村面貌的巨变、城乡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倍感振奋,也敏锐地觉察到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
从“坝坝会”而来,奔“协商会”而去。2024年7月12日,结合调研情况,农产品加工与食品营养专家赵晓燕关注果蔬冷藏保鲜问题;在民用航空领域工作的柳芳留意到“物流成本”问题;在医疗卫生领域工作的李浩谈到了加强乡村卫生健康服务问题;在地方工作多年的方传龙提出多措并举提升农村物流服务能力和水平……10位委员从不同角度为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提出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建议。
“我们以可能达到的最高标准,交出了一份履职尽责的高质量答卷。”全国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主任王建军说。
一年来,农业农村委充分发挥专门委员会基础性作用,紧紧围绕党和国家“三农”工作大局,组织重要协商议政活动5次,开展视察调研活动10项,报送调研报告、大会发言、社情民意信息等重要履职成果200余篇,一些成果得到党和国家领导同志批示,不少意见建议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和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