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巴黎残奥会
去年夏天,我作为巴黎残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团长,现场见证我国残奥运动员顽强拼搏、奋勇争先、尽展风采,代表团交出的94金76银50铜合计220枚奖牌的优异答卷,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当看到中共中央、国务院致第17届残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的贺电中提到的“祖国和人民为你们感到骄傲和自豪”,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这样的心潮澎湃,无法用语言来表达。既是因为作为代表团团长,近距离感受到了残疾人运动员赛场内外的顽强与毅力,更是因为我知道他们取得这样的成绩背后,付出了多少的汗水甚至血水。作为残疾人的“娘家人”,深深地为他们的自强不息感到骄傲。
在巴黎期间,我拜会了中国驻法国大使馆,与时任驻法大使的全国政协委员卢沙野就加强残疾人事业国际交流合作、提升中国在国际残疾人事务领域影响力等进行了充分沟通,见证了“‘美丽工坊’绽放巴黎”中国残疾妇女文创作品展开幕式,期待各国各地区更加关注残疾女性就业创业和经济赋权,为她们创造更多机会走出家门、创业就业、融入社会。在当地举办的国际残障包容论坛上,我与国际残奥委会主席安德鲁·帕森斯等多位相关人士积极宣介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成就,就进一步推动中国残疾人体育发展、支持有关国家及地区开展残疾人体育交流合作等议题交换意见。
我也利用这段宝贵时间,深入考察法国残疾人工作,带领团队走上街头、走进社区,调研当地无障碍环境建设,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那里的无障碍理念和市民的文明行为。在去年9月13日召开的全国政协“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双周协商座谈会上,我结合之前参与的多次调研,以《提高农村残疾人服务保障水平》为题建言,建议加快建立覆盖农村残疾人口的常态化防止返贫致贫机制,加强农村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
我想,残疾人事业的美好明天,就是残疾人有更多机会能够“平等、融合、共享”,希望随着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社会文明风尚能够“飞入寻常百姓家”。
祝愿越来越多的残疾人兄弟姐妹,像残奥运动员那样,更加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在党和政府的关心帮助下,有更多平等参与的机会,成为祖国建设的参与者和成果的分享者,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大踏步跟上中国式现代化的前进步伐。
(作者: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残联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