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深化人口服务管理改革 健全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

2024-09-24 16:36:00 来源:中国政协杂志2024年18期 贺 丹我有话说
0

  人口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长期性影响因素。人口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也是检验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标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吹响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对新时代完善人口发展战略、深化人口服务管理改革作出了新部署,为健全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实现人口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一、充分认识深化人口服务管理改革的重大意义

  (一)深化人口服务管理改革是实现人口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我国人口发展进入新常态,少子化、老龄化、区域人口增减分化的趋势性特征明显。推进十四亿多人口大国的现代化,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和体制机制创新,最大限度地释放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一是我国人口减少短期温和、逐步加速,同时青壮年人口劳动参与水平高,新增劳动力素质提升快。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已现端倪,我们需要充分利用人口资源禀赋,加快塑造素质优良、总量充裕、结构优化、分布合理的现代化人力资源。二是高龄少子化加速演进,人口结构性矛盾突出。我国人均预期寿命不断延长,老年健康、养老服务需求快速上升,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建设刚刚起步,与人口发展状况相适应的民生保障制度亟待完善。三是优化人口城乡、区域分布,释放要素配置红利还有很大潜力。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亟待破除制约人口流动迁移的体制机制,形成经济社会发展新动能。202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了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论断,部署系列重大任务。我们必须抓住人口变动相对缓和的有利时机,建立健全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的制度、政策和体制机制,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二)深化人口服务管理改革是对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积极回应。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一老一小”服务问题在人口新常态下更显重要。一方面,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成为青年一代主流观念,育龄群众在职业发展和家庭发展中遇到很多新情况、新问题。比如,婚嫁和子女生育、养育、教育负担较重;生育假期待遇没有制度支持,女性就业歧视现象仍然存在;普惠托育可及性不足,孩子没人带、带不好;农村地区困境儿童、留守儿童的早期发展和健康管理也亟待加强;青年群体平均婚育年龄不断推迟,出生缺陷率、不孕不育比例持续上升等等。另一方面,老龄化提速,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的比例和数量不断提高,给养老服务体系带来巨大压力,也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这就对完善优化健康养老服务体系,做好困境老人的兜底保障提出了新的要求。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把人口高质量发展同人民高品质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推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

  (三)深化人口服务管理改革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迫切需要。人口问题是“国之大者”,关系国家民族发展未来,关涉亿万家庭生活福祉。党中央高度重视人口老龄化问题。进入新世纪,人口增长的内在动力机制发生重大转变,人口负增长惯性不断积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审时度势,及时调整完善生育政策及相关配套措施。十年时间,小步快走,平稳完成生育政策重大调整,实现了建立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调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并出台了系列规划和政策措施。但是,由于现有政策还没有完全落实,相关法规制度还不完善,人口服务保障与人民群众的期待还有一定差距。迫切要求一张蓝图绘到底,将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的民生保障制度。迫切需要在生育保障领域建立基础性制度框架,奠定未来人口发展的百年大计。

  二、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健全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

  (一)优先投资于人:以人口整体素质提升应对人口结构性矛盾。人口问题的本质是发展问题。在高质量发展阶段,要更加重视对人力资本的积累和开发。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对劳动者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颠覆性技术的使用及其对就业的影响,使得对人的投资和保障更加重要。尤其在经济复苏时期,更应发挥社会投资逆周期调节功能,达到提高人口素质、增加家庭收入、促进就业、扩大消费等“一石多鸟”的政策效果。一是加快教育强国建设,建立与现代产业体系相适应的人力资源体系。适应人口增减变化,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推动优质教育均衡化,逐步扩大义务教育范围,加强终身教育保障。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提升高层次人才培养、供给整体效能。二是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不断提高人民健康水平。通过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医疗、医保、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扩大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覆盖面,完善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制度,健全基本医疗保险筹资和待遇合理调整机制。完善覆盖农村人口的常态化防止返贫致贫机制,建立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分层分类帮扶制度。三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人口思想道德素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推动全社会崇尚英雄、缅怀先烈、争做先锋。构建中华传统美德传承体系,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健全诚信建设长效机制,教育引导全社会自觉遵守法律、遵循公序良俗。

  (二)突出重点人群:健全覆盖全生命周期的人口服务体系。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贯穿改革发展全过程。在完善基本公共服务方面,要尽力而为,以应对老龄化、少子化为重点,补齐人口发展的短板弱项,解决群众急难愁盼;要量力而行,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逐步建立与国力财力相适应的人口服务保障制度。一是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和激励机制,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着眼于家庭生命周期不同阶段需求,大力推进教育、住房、医疗体制改革,有效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完善生育休假制度,建立生育补贴制度,加大个人所得税抵扣力度。增强辅助生殖技术服务可及性,将成熟安全技术服务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实施新型婚育文化工程,引导青年群体形成正确的婚恋观、生育观和家庭观,稳定青年群体职业和家庭发展预期,帮助更多家庭实现生育意愿。二是加强普惠育幼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儿童健康管理水平。支持用人单位办托、社区嵌入式托育、家庭托育点等多种模式发展,逐步将托育服务和学前教育纳入基本公共服务。开展生殖健康促进行动,强化妊娠风险筛查评估、高危孕产妇管理,完善出生缺陷综合防治体系,保障母婴安全。加强青少年生殖健康教育,普及健康生活方式。三是大力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发展银发经济,加强老年人力资源的利用和开发。优化基本养老服务供给,培育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健全公办养老机构运营机制,鼓励和引导企业等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推进互助性养老服务,促进医养结合。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改善对孤寡、残障失能等特殊困难老年人的服务。

  (三)优化人口分布: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新型城镇化。我国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区域不均衡,人口服务保障水平差异较大,人口流动迁移势能仍将长期存在。应充分把握人口变动客观规律,构建产业升级、人口集聚、城镇发展良性互动机制,促进城乡、区域要素平等交换、人口合理集聚、有序流动。一是统筹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共同繁荣。率先在县域内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功能互补衔接,资源要素优化配置。二是引导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增强城市人口服务和治理能力。建立超大特大城市智慧高效治理新体系,促进新增城镇建设用地指标配置同常住人口增加相协调。稳妥推进人口小县机构优化,深化赋予特大镇同人口和经济规模相适应的经济社会管理权改革。三是探索建立全国统一的人口管理制度,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加强国家人口基础数据库建设,建立健全人口出生、迁移、死亡登记制度。推行相关公共服务随人走,由常住地登记户口并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推动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社会保险、住房保障、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等享有同迁入地户籍人口同等权利。

  (四)加强战略协同:构建中国特色的人口服务保障制度体系。老龄化、少子化是人口演进的基本规律,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表现。我国快速的高龄少子化既反映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成果,也对人口服务保障带来巨大压力和挑战。快速崛起的人口大国,如何平衡经济发展和民生保障,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照搬照学,只能通过改革探索、制度创新,逐步建立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保障制度,走出一条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发展道路。当前,应聚焦人口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对标二十大确定的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两个阶段性目标,抓好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形成应对高龄少子化、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合力。一是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确保生育支持政策落地生效。合理增加投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支持家庭养老抚幼,推动形成家庭、社会、政府责任共担机制。二是加强基本制度建设,支撑服务体系发育和发展。总结地方经验,推动长期护理保险全面实施。鼓励支持灵活就业人员和城乡居民参加生育保险,落实女性生育期间津贴待遇,减轻用人单位负担,保障女性就业权益。创设覆盖城乡、精准到人的婴幼儿照护补贴制度,开展家庭育儿培训指导,鼓励代际支持和亲属互助,确保每个儿童得到早期发展支持,为提高人口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新时代赋予人口工作者新的历史使命。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要加快经济复苏、强化社会保障,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全面深化人口服务管理改革。我们要按照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建立健全养老和生育保障制度,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家庭和谐幸福,推动实现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

  (作者: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责任编辑:张文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