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有人气接地气的委员联系界别群众聚识地
界别是人民政协区别其他政治组织的显著特征,也是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有效途径和重要载体。党的二十大对完善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制度机制作出安排部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加强人民政协反映社情民意、联系群众、服务人民机制建设,为我们更好推进委员联系界别群众提供了指导、明确了路径。
山东省东营市政协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聚识为主线,以委员为主体,以界别为依托,以质效为导向,以制度为保障,积极探索、科学谋划、持续推进“一汇一室一厅”(界别同心汇、界别活动室、委员会客厅)建设,着力打造有人气、接地气的委员联系界别群众聚识地。其中,界别活动室是依托委员打造的界别活动阵地,建设标准是“六个有”,即有场地、有标识、有制度、有活动、有档案、有评价;界别同心汇是界别活动室的“升级版”,突出“一汇一品”,相较于界别活动室,其标准更高、数量更少,资源集聚性更强、思想引领力更大、影响覆盖面更广,标准的功能配备包括学习座谈会、政策宣讲厅、协商圆桌会、社情民意站;委员会客厅是个体委员活动阵地,主要依托委员自身资源优势和专业特长,常态化开展联系服务界别群众活动。截至目前,市和县(区)两级政协共建成“一汇一室一厅”96处,其中,界别同心汇4处、界别活动室55处、委员会客厅37处,吸收1200余名市和县(区)两级政协委员参与,依托“一汇一室一厅”开展学习研讨、政策宣讲、小微协商、座谈交流、民意征集、为民服务等“4+X”系列活动800余场次,以具体的履职实践回答了“联系谁”“联系什么”“怎样联系”的问题,交出了发挥委员主体作用、联系服务界别群众的“东营答卷”。
坚持科学谋划
为推进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工作走深走实,东营市政协积极探索创新,认真谋划搭建全方位、广覆盖、沉下去(涵盖所有界别、覆盖全体委员、下沉基层一线)的聚识平台。在功能定位上,它是委员学习交流、协商议政、团结联谊、征集民意、服务群众的阵地和场所,明确其主要功能是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和广泛凝聚共识。在组织领导上,以主席会议成员为牵头人,各专委会组织参与,委员为参与主体,根据活动内容组织相关界别群众参加,定期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座谈会,常态化开展学习交流、协商议政、征集民意、团结联谊、服务群众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在建设推进上,坚持汇、室、厅三者统筹安排,根据委员分布情况和不同工作性质分别建设。比如,依托侨联界别在留学人员双创服务中心建设了“侨海聚·界别同心汇”,主要面向归国华侨和留学人员群体聚识聚智聚力;在河口区文创产业基地建设了“印象黄河口·界别同心汇”,重点围绕黄河口非遗文化的保护传承、宣传推广、创新发展等影响和带动界别群众;在广饶经济开发区城市赋能中心建设了“新动广饶·界别同心汇”,重点面向中小企业开展惠企政策宣传解读,赋能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培育新动能;在利津县凤栖园城市书房建设了“东津艺·界别同心汇”,以文化艺术为载体,联系界别群众凝聚人心。通过建设“一汇一室一厅”聚识平台,使委员联系服务界别群众实现了常态化、组织化、制度化。
注重规范建设
创建“一汇一室一厅”聚识平台,建好是基础。按照树立标杆、塑造品牌、扩大影响、发挥效能的要求,推动“一汇一室一厅”规范建设、有序发展。一是规范创建流程。建设之初,严格落实自主申请、资格审查、组织认定等程序,由相关界别活动组向对口联系的专委会提出创建申请,委员活动工作室对照创建基本条件进行资格审查,经主席会议审定后挂牌确认;优化平台选址,重点建在企业、社区、群团等界别群众相对集中的地方,做到界别群众在哪里,汇、室、厅聚识平台就建到哪里。二是强化标准引领。坚持“边探索、边实践、边总结、边提升”,研究制定《“一汇一室一厅”工作规则》,从创建主体、创建条件、创建机制、运行要求、活动内容、活动形式、考核评价、管理保障等方面,细化具体标准,做到有章可循、有规可守,提升了“一汇一室一厅”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管理水平。
丰富活动内容
始终把提升“一汇一室一厅”聚识效能作为工作的重心,“汇、室、厅”聚识平台建、管、用水平不断提升。各汇、室、厅立足自身特色,每年制订年度工作计划,每月开展各类主题活动,做到“年年有计划、月月有活动、个个有特色”。
在读书学习中凝聚共识。立足“一汇一室一厅”场地条件和功能需求,分类建设“学而书房”或打造读书角,设置个人读书区、群组读书区、交流活动区、读书查询区和服务咨询台等不同功能区。依托“一汇一室一厅”,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座谈会制度,组织委员每季度至少开展1次学习研讨,强化思想政治引领,筑牢共同思想政治基础;推进“书香政协”建设,组织开展“学习新思想、建功新时代”等主题读书活动,让委员在读书学习中增进共识、提升能力,实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读书与履职相促进;探索开展委员讲堂、读书沙龙、讲书品书、阅读分享等形式灵活多样的读书学习活动,影响带动界别群众一起读书学习。
在宣讲政策中助推发展。鼓励委员当好大政方针的“宣传员”,将界别优势、委员专长与群众需求紧密结合,引导委员通过宣传宣讲、信息咨询等方式,阐释党和国家大政方针、重大决策部署以及相关领域政策,努力把党的主张转化为社会各界的广泛共识。比如,“侨海聚·界别同心汇”围绕侨胞就业创业政策举办专题宣讲会,在助推相关惠侨政策措施落地的同时,进一步凝聚了侨界群众的向心力。
在协商建言中汇集众智。依托“一汇一室一厅”,常态化开展灵活多样的小微协商,采取“委员提、群众议、部门应”的方式,让委员、群众、部门单位负责同志面对面交流沟通,在协商交流中增进共识、凝聚力量,着力推进接地气、聚人气、有“烟火气”的协商民主基层实践。同时,依托“一汇一室一厅”,组织委员面对面了解界别群众所期所盼、回应界别群众关心关切,通过提案、社情民意信息等形式,助力解决界别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使平台成为“春风化雨、解疑释惑、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的阵地。
在深化履职中服务为民。依托“一汇一室一厅”,深化委员履职“服务为民”活动,组织委员下沉基层一线,面向界别群众就近就地开展雪中送炭、扶贫济困的工作,每年组织开展健康直通车、送文化下乡、捐资助学、法律援助等志愿服务活动,让群众真切感受到了政协离自己很近、委员就在身边。(作者系山东省东营市政协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