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加快实现高水平种业科技自立自强

2024-08-13 10:05:47 来源:人民政协网 我有话说
0

  加快实现高水平种业科技自立自强

  李家洋

  《人民政协报》 (2024年08月13日  第 09 版)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深入分析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科学谋划了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在国家实验室广大科研工作者中引发热烈反响。我们将以全会精神为指引,进一步凝练目标使命,形成科研任务清单,根据任务需要,努力做好“总平台、总链长”,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以着力破解制约全链条研发的难点堵点和薄弱环节为突破,下大力气理顺国家实验室与种业全国重点实验室统筹依托体系,优化资源配置,创新科研管理机制,健全项目治理构架体系,进一步激发科研活力,逐步有组织、有目标地联合全国种业科研力量开展大攻关,抢占智能育种科技制高点,争取年内进入建设阶段。

  新型举国体制机制改革为打造国家实验室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国家实验室就是要按照中央确定的战略定位和目标任务,瞄准国家粮食安全重大需求和科技前沿,聚焦种业科技创新中的重大科学与技术问题,围绕种业科技创新与种业全链条布局,开展农业生物育种战略性、前瞻性、基础性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研究,创制革命性新品种。

  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加快实现高水平种业科技自立自强,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我们要更加积极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要,提出国家种业科技“十五五”及面向2035种业科技发展的发展战略、阶段性目标和实践路径。我们将以突破型、引领型国家重大科技任务攻关实施为主线,采取自上而下的决策方式,加快统筹全国优势科技资源,整合中央和地方农业高校、领军企业、农业科学院,建立目标导向、绩效管理、协同攻关、开放共享的新型运行机制,打造战略性国家科技力量。

  加强跨学科领域优势整合,发展新质科研生产力。以发展新质生产力引领创新与改革,优化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激发新动能、开辟新赛道、释放新动力。我们跨领域跨学科打造新质生产力,开发育种5.0技术——智能品种智造,在目前所有技术基础之上,再融合大数据和更精准的智能技术,需要科学调配优势资源,与各领域新质生产力融合互动、耦合共生,推进种业领域国家重大创新平台建设。这次“丰登”大语言模型就是崖州湾和上海人工智能2个国家实验室紧密合作的成果,下一步,要推进AI(人工智能)+BT(生物技术)+DT(大数据技术)多领域人才交流,建立多领域国家实验室共同参与的高效协同创新体系。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去年10月,山东省耐盐碱大豆新品种实收测产,亩产达300公斤以上,远超当前我国大豆150公斤和美国225公斤的平均亩产。我们将通过研究生物固氮机理,提高豆科植物的固氮能力,探索水稻、玉米等非豆科植物的自主固氮可能性,为减少主要农作物对工业氮肥的依赖,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同时减轻氮肥生产和施用对环境的污染,取得科学突破。下一步,我们将通过整合各方面技术力量,以大豆育种为突破口,率先解决大豆“卡脖子”问题,通过种业科技创新、技术进步和智力资源等对现有种业生产方式、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的全面提升,解决产业安全问题,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

  全会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联系实际,国家实验室作为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重要结合点,是助力推动“三大战略”,推动深层次改革、高水平发展的重要力量。

  要坚持以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优化团队队伍设置,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切实提高人才自主培养水平和质量。积极推动国家生物育种重大专项2030的实施;联系中国农科院等全国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积极做好项目实施准备,推动国家实验室体系建设。我们要把加快建设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人才力量作为重中之重,着力培养造就一批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对青年科技人才充分信任、放手使用、精心引导、热忱关怀,促使更多青年拔尖人才脱颖而出。科学家要出更多大成果,要不断勇攀高峰。要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鼓励海归人才,利用自身留学优势,积极联络“校友”“老乡”回国效力,为国家科技发展贡献才智,加快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构筑汇聚全球智慧资源的创新高地。人才成长和发展,离不开创新文化土壤的滋养,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励广大科研人员志存高远、爱国奉献、矢志创新。

  展望未来,要以新型举国体制机制改革为契机,全力打造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国家农业科技战略力量。以国家改革发展需求为导向,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阔步前进,扛牢实现高水平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用中国种子保障中国粮食安全。

  (作者系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学院院士、崖州湾国家实验室主任)

[责任编辑:张文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