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改成果委员谈 | 科技自立自强 航天筑梦苍穹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十年多是不平凡的。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不断创造奇迹、书写历史。在航天领域,我国载人航天、嫦娥探月、北斗导航等重大工程任务捷报频传,中国人民逐梦太空成就非凡,不断刷新了航天发展史上的中国速度、中国高度、中国精度。
作为航天领域的全国政协委员,我亲历了这一系列“当惊世界殊”的航天成就,由设想一步步变为现实,深感荣幸与自豪。中国航天十年砥砺前行、改革创新,实现惊艳跨越发展,正一步一个脚印向着航天强国目标坚实迈进。
全力攻坚克难 创造中国速度
党中央高度重视、坚强领导、全力支持载人航天工程。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亲切会见、讲话、贺电,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与指示批示,表达殷切关怀,指明前进方向,推动中国载人航天实现跨越式发展。十年间,“天宫”遨游太空,“天和”“问天”“梦天”相继升空、“深情相拥”,中国空间站完成在轨建造、“神舟”往返天地、“天舟”横渡星河,创造了世界载人航天史上的中国奇迹。在这背后是航天人攻坚克难的火热实践。
在担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宇航部部长期间,我带领团队直面型号任务增长的形势,强有力地解决了高密度火箭发射、星箭产品可靠性增长、宇航型号风险分析与控制方法等瓶颈问题,系列探索在载人航天任务实施过程中得到了良好的实践。2016年我担任航天五院党委书记,在载人航天工程任务实施过程中,带领班子成员研究决策部署,我本人多次担任发射任务试验队临时党委书记,将党建工作流程全面融入发射场“技术、计划、产保、技安”四项工作流程,形成“4+1”工作模式,与型号两总一道带领参研参试人员和型号试验队员排除万难、全力确保任务圆满完成。
新冠疫情期间,问天、梦天等多个空间站型号正在进行测试。我们针对疫情形势,按照工作岗位需要对参试人员进行“最小化”配置,在载人团队迅速成立党员先锋队、突击队;优化“六清档案”机制,深入了解试验队员“性格、身体、思想、工作、家庭、后顾之忧”六方面情况,制定针对性对策方案,全力解决后顾之忧;采取集中办公方式,组织党员以研制现场、办公场所为家,边行军边打仗,夜以继日地奋战在科研生产第一线,严格保证研制任务按计划推进。在第七个中国航天日到来之际,我们在向发射场挺进的飞机上和装载有问天实验舱的运输船上,举办了两场简短而热烈的出征仪式,发出誓夺载人航天任务圆满成功的铮铮誓言。2022年以来,面对每年要发射2艘载人飞船的高密度任务,我们将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贯穿始终,采取组批研制模式和“滚动待命”策略,实现两艘飞船同时进场,前一艘发射,后一艘在发射场待命,并具备8.5天应急发射能力以实现太空救援。2024年上半年,神舟十八号发射成功、神舟十七号顺利返回,这一模式仍然沿用至今,成为有益的宝贵经验。
展望未来,我坚信:有党的坚强领导,有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力支持,有全体航天人的团结拼搏,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的明天必将会越来越辉煌。
敢于创新突破 实现中国高度
党中央高度重视深空探测领域的科技创新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开展深空探测的重要意义,并通过会见、贺电等多种方式,向深空探测队伍致以亲切慰问,提出明确要求。十年间,“嫦娥”落虹湾、登月背、两次挖“土”回,中国探月工程连续成功,创造了世界月球探测史的多个首次,达到了非凡的中国高度。在嫦娥四号任务成功后,我作为参研参试人员代表受到习近平总书记会见,现场聆听讲话,深感荣幸。伟大事业都始于梦想、基于创新、成于实干,这充满力量的话语至今萦绕耳畔。
对于探月工程而言,创新是实现突破的关键一招。我曾先后担任嫦娥四号、五号发射场试验队的临时党委书记,参与并见证了这一属于勇敢者的探索历程。当时,探月工程第三步“回”极其复杂、风险极大。如果只是为了完成无人采样任务,可以把探测器设计得比较简单。我们考虑到后续载人登月和深空探测需要,还是选择了一条立足探月工程长远发展的道路,决心设计研制技术跨度更大、结构更为复杂的嫦娥五号、嫦娥六号探测器。它们都由轨道器、着陆器、上升器、返回器4个器组成,堪称我国研制的最为复杂的航天器之一。由于没有前例可循,嫦娥团队的总设计师、总指挥们就带着大家一点一点预想攻关,不断提出完善设计方案,解决任何可能存在的瑕疵,在研制过程中确保技术吃透、产品见底、过程受控。几年间,我们联合全国上千家合作单位,集合上万名科技人员的力量,终于突破了11大项几千个关键技术环节,圆满完成了堪称人类研制的最重探测器的研制工作。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艾特肯盆地,实现了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1731克月球样品成功着陆地面,完成我国首次月球采样返回。2024年6月25日,嫦娥六号返回器准确着陆于预定区域,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
近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祝贺嫦娥六号任务成功的贺电,我作为一名曾亲身参与研制任务的航天人,倍受鼓舞,为之振奋。我坚信,中国人独立自主完成载人登月、建立月球空间站,乃至走向更为深远的太空,在不久的将来,都将变成现实。
完全自主可控 砥砺中国精度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北斗系统造福中国人民,也造福世界各国人民。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高度评价北斗系统建设与卫星导航发展成就,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激励着北斗团队打造“中国的北斗、世界的北斗、一流的北斗”,勇攀科技高峰。2020年,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开通,再次刷新中国精度,实现部组件和关键元器件的百分百国产化正是制胜之法。
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立项以来,北斗团队坚持以航天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为己任,脚踏实地推进卫星研制、试验各项工作。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北斗系统是国家战略需求,必须做到自主可控,实现部组件100%国产化。因此,我们始终坚持元器件和器部件国产化自主可控的目标,科学制定实施方案,全力以赴抓落实,运用新型举国体制,开展了全国大协作,万众一心刻苦钻研。在各级党委的支持下,北斗卫星的型号“两总”带队每年花几个月时间跑遍全国,开展跟产验收,力争做到“核心在手”。
推进国产化,必须有效应对质量、进度等风险,我们始终在质量、进度等各种风险之间权衡、决策,为了保证国产部件的性能和质量可靠性,不惜花费一般卫星3倍多的时间,对国产部件反复进行验证、测试、迭代。即便是在最艰难的时候,我们也未动摇过国产化的决心。通过艰苦努力,之前长期依靠进口的关键产品主、备份全部实现国产化,摆脱了“卡脖子”的局面。为了提高服务的精度,我们在北斗三号卫星采用铷原子钟的同时,还配置了稳定性和漂移率等指标更优的新研国产氢原子钟,进一步带动了卫星性能和用户体验的提升。这一关键技术在工程实践中得到在轨应用验证,对实现北斗导航定位“分秒不差”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完全可以骄傲地说,“北斗导航卫星所用的关键元器件受制于人的日子成为了历史!”
2020年7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暨开通仪式,亲自宣布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在参观北斗系统建设发展成果展览时,详细询问自主创新、自主可控等重要成果。这对航天人而言是莫大的骄傲和自豪。
当前,北斗团队正在向下一代北斗系统建设发展体系的论证发起新的冲锋,围绕解决更高空间的导航定位授时服务和自动驾驶等厘米级的导航需求等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必将为航天强国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十年峥嵘奋斗,中国航天全力推动航天强国建设,努力实现航天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取得了一系列民族复兴标志性成果。展望未来,任重道远,我相信,中国航天人必将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乘势而上、拼搏进取,向着航天强国目标勇毅前行,为探索宇宙奥秘、增进人类福祉再立新功,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贡献,航天强国梦一定会在党领导中国人民逐梦太空的征途上变为现实。
(作者: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五研究院原党委书记、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