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深改成果委员谈 | 改革增添活力 藏粮于技能力屡创新高

2024-07-19 10:07:36 来源:中国政协杂志2024年14期 张合成我有话说
0

  进入新时代,我国续写了用占世界9%的耕地和6%的淡水资源养育了世界近1/5人口的奇迹,粮食产能跨越了三个五年计划提升到新水平,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的台阶上,油、棉、糖、肉、蛋、奶等重要农产品供给能力显著增强,老百姓不仅吃得饱,而且吃得越来越好、吃得越来越营养健康。2023年粮食总产量再创历史新高,粮食单产贡献率达到58.7%,300个重点县单产提升对粮食丰收的贡献率达到73%。这标志着科技与改革激发了新动能,传统农业生产迸发出新活力,“藏粮于技”能力得到极大提升。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始终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引领“三农”发展的第一动力,我国农业科技实力持续提升、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一是创新服务体系初步构建。加强了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创新了农技推广服务方式,探索了研发与应用无缝对接的有效办法,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明显加快,有力保障农业高质量发展。二是农业基础研究不断突破。主导完成水稻、小麦等重要农作物的全基因组序列框架图,绘制世界上第一张大豆图形结构泛基因组,发现并克隆抗小麦赤霉病、抗稻瘟病、抗稻飞虱等一批具有重大育种价值的新基因,在基础研究领域取得一系列重大原创性发现。三是稳产保供支撑能力不断提升。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初步构建,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农产品加工转化率由2012年的54.5%、57%和64%提高到2023年的63%以上、73%和74%,农业有效灌溉面积较2012年增加14.5%,作物良种覆盖率超过96%,科技已成为促进农业农村发展最重要的驱动力。

  强化科技改革双轮驱动,激活藏粮于技能量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农业强国,利器在科技,关键靠改革。必须协同推进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塑造新动能新优势,加快实现量的突破和质的跃升。”“如果把科技创新比作我国发展的新引擎,那么改革就是点燃这个新引擎必不可少的点火系。”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到2022年,党的二十大加强党中央对科技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农业科技与产业一体化管理。一系列改革举措聚焦解决好农业科技各自为战、低水平重复、转化率不高等突出问题,针对农业科技的难点、堵点和痛点,将科技创新这一“最大变量”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增量”,为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目标发挥了源动力。

  抢占世界农业科技制高点,锻造“国之大者”顶梁柱。这些年,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围绕努力抢占世界农业科技制高点,改革措施“针针见血”。改善基础研究管理方式,推进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尊重农业科技稳定性长周期规律,支持探索农业科技前沿“无人区”,促进重大农业原创理论从0到1的突破,从源头上提升我国农业科技原始创新能力。据《2023年中国农业科技发展报告》,我国农业科技整体水平迈入世界第一方阵,已由跟跑为主转变为跟跑、并跑和领跑并行,中国农业总体科技论文竞争力、创新力排名均居全球第一。涌现出一大批领军人才和青年杰出人才,140名农业领域院士、270多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成为引领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战略人才力量。建立了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区域创新中心和农业科技创新联盟为核心的国家农业创新服务体系。发挥企业带动作用,建立了一批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科技示范园、产业孵化园等产学研协同创新基地。实施农作物基因资源阐析国际大科学计划、发起全球农业科技创新联盟、组建全国农业科技“走出去”联盟,建立联合国粮农组织—中国农科院创新中心、中非农业科技创新联盟等国际平台,国际化水平和影响力持续提升。

  瞄准高水平自立自强,突破种子耕地技术要害。坚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推进以任务制、团队制代替项目制、课题组的科研组织模式改革,遵循国家重大战略导向,突出使命牵引,打造国家农业战略科技力量。比如,国家农业科技队伍聚焦种子、耕地、生物安全、农机装备、绿色低碳、乡村发展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优质强筋小麦、双高油菜、国产肉牛、白羽肉鸡等新品种新技术打破了国外种源的长期垄断,大力推进护黑土、阻酸化、肥旱地、保水田、改盐碱、强设施、挖潜力的耕地保护技术创新,加快农业农村人工智能应用“机械换人”进程,构建农业生物安全、绿色低碳技术体系。聚焦打造农业领域“大国重器”,国家作物、畜禽、水产、微生物等种质资源库建设获得突破,建成国家动物疫病防控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设施集群。各级政府加大科技支持力度,崖州湾实验室、神农实验室、洪山实验室、岳麓山实验室、岭南实验室以及一批全国重点实验室陆续建成,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财政支持建设重大农业科研设施的最大规模行动。

  紧盯科产深度融合,打通科技进村入户“最后一公里”。坚持面向农业农村主战场,以改革破“四唯”立新标,突出应用导向,加快成果转化,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成果留在农户家。推动科技同产业深度融合,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打通科技进村入户的“最后一公里”。全面支撑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行动,农业科研院校派专家、出主意、送技术、做示范,涌现出田间课堂、科技小院等科技助农新模式,他们在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特色优势产业县和部分西部地区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开展规划咨询、成果示范、技术服务和科技培训等工作,打造出一系列科技支撑农业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的典型样板。产学研协同加强科产科企融合发展,组建科企联合体,建立科企联合研发中心,构建“集团式”大联合、大协作的协同攻关网络。不少科研单位面向企业开放种质资源、育种平台、数据信息、知识产权和科技人才,面向企业新建科研实验办公场所。探索企业“出题判卷”、科研单位“答题”服务机制,坚持问题导向、市场导向,以企业问题为课题,以是否解决生产实际问题、是否实现大面积推广应用为评判标准,提高成果转化水平、提高企业研发能力。

  践行大食物观,拓展多元化食物供给新领域新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老百姓的食物需求更加多样化了,这就要求我们转变观念,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向耕地草原森林海洋、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这些年来,以科技与改革带动践行大食物观,一是拓展了多元食物来源空间。耕地资源向整个国土空间拓展,中低产田、戈壁农业、垂直农业、海洋牧场等得到发展,植物工厂、工厂化集约养殖等新型种养方式兴起,提高了农业生产单位面积产能、资源利用效率和经营效益。据了解,一艘深海养殖工船年产高品质鱼类3700吨,相当于5000亩池塘产量。甘肃酒泉市2023年底已开发戈壁农业20万亩。二是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努力挖掘开发各类食物资源,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宜林则林,积极发展特色优势农产品,增加各类重要农产品供给,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加大森林、江河湖海、林下种养等研究力度,通过科技支撑绿水青山转变为金山银山。三是聚焦多元食物开发核心技术攻关。全方位、多途径开发拓展食物资源和食物品种,加大生物合成等新技术研究力度,探索人工合成淀粉、蛋白质、打印食品等未来食物、未来食品。为加大延长食品产业链提供科技支撑,丰富食物呈现形态和供给方式,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加大光温资源的利用,研发快速育种空间。已研发出水稻、小麦、大豆、玉米、棉花等作物快速繁育装备,作物生育期可以缩短51%~67%,解决了作物育种周期长、效率低的技术难题。

  (作者: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党组书记)

[责任编辑:张文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