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改成果委员谈 | 坚持改革创新 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习近平总书记对残疾人格外关心、格外关注,对残疾人事业发展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要求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进一步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这些重要指示批示,为推动新时代新征程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新时代残疾人事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新时代我国残疾人事业开创了蓬勃发展的新局面,广大残疾人生产生活状况全面改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如期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的目标。
一是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全部脱贫,残疾人基本民生得到稳定保障。710多万农村贫困残疾人整体脱贫,彻底改变了千百年来“残疾”与“贫困”相伴随的不幸命运。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及时将脱贫不稳定、边缘易致贫、突发严重困难的残疾人纳入国家三类人口监测和帮扶范围,坚决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将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全部纳入特困人员供养和最低生活保障范围,资助重度、困难残疾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残疾人参保率分别超过90%和95%。建立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和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等专项保障制度,惠及2500多万残疾人和100多万残疾儿童。指导推动31个省(区、市)建立辅助器具适配补贴制度,为残疾人学习、工作和生活提供支持保障。
二是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大幅提升,残疾人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实施精准康复和残疾预防行动,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覆盖率持续多年稳定在85%以上。实施3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6%,累计超过10万名残疾学生走进大学校园。积极促进残疾人就业,900多万残疾人以多种形式实现就业。实施文化进残疾人家庭“五个一”等文化助残项目,残疾人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丰富活跃。全国累计建成各类服务设施4000多个,建立包含3800多万名持证残疾人的实名制残疾人口数据库,为实现精准化服务、精细化管理创造了条件。
三是保障残疾人权益的法律法规更加完备,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环境不断优化。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并于2023年9月1日施行。国务院颁布《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修订《残疾人教育条例》,推动残疾人保障法全面有效实施。全国6000多名残疾人及其亲属和残疾人工作者担任各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积极参政议政、建言献策。司法机关、残联组织和社会各方面通力合作,有力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城乡无障碍环境不断优化,为88.08万户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实施了无障碍改造,高铁设专座、驾车能优待、考试有便利,残疾人日常出行、信息交流、获得服务更加安全便捷。
四是国际交流合作更加深入,残疾人事业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成功举办康复国际百年庆典、2013—2022年亚太残疾人十年中期审查高级别政府间会议,连续举办两届“一带一路”残疾人事务主题活动,推动残疾人康复、辅助器具、文化体育等领域务实合作。成功举办北京冬残奥会和杭州亚残运会等重大国际体育赛事,中国残疾人代表团在国际残疾人体育和职业技能赛事中屡获佳绩。国家专门发布2个残疾人权益保障的白皮书,残疾人人权保障事业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赞誉。
二、中国式现代化为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也是残疾人事业乘势而上、全面发展的重要阶段。
一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提高残疾人生活品质提供物质基础。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在于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更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努力在推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办好各项民生事业、补齐民生领域短板。高质量发展的价值理念、目标任务为残疾人事业发展提供了动力。
二是共同富裕的实践为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现代化建设成果将更多更公平惠及包括残疾人在内的全体人民。特别是与推进共同富裕相关的制度建设,外溢到残疾人社会保障、就业增收、公共服务上来,有利于提高残疾人生活质量。
三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为发展残疾人事业拓展新的价值空间。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以两个文明相协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残疾人更好激发自身潜能和实现自身价值,有利于发扬残疾人自强不息精神,并在推动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中发挥重要激励作用。
四是科技创新为残疾人和残疾人事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科技创新应用是提升残疾人生活品质、促进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为残疾人生活创造了美好前景。科技创新面向生命健康,人工智能、大数据、信息网络、生命科学等新兴技术加速融入生产生活场景,将为残疾人和残疾人事业发展带来更为可期的未来。
三、以改革创新扎实推进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全面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这为新时代新征程残疾人事业跟上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提出了新的目标要求。我们要紧紧围绕残疾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改革创新,不断地在保障残疾人平等权益、促进残疾人融合发展、实现残疾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上取得新的进展,持续推动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全面发展,扎实推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
一是着力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巩固拓展好残疾人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做好农村低收入残疾人家庭常态化帮扶。完善重度残疾人托养照护政策,落实分层分类社会救助政策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合理提高残疾人两项补贴和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标准,推动更加规范统一的残疾人基本型辅助器具适配补贴制度建设。
二是着力促进残疾人就业共富。健全残疾人就业保护和促进政策,加强残疾人就业兜底帮扶,改进残疾人就业服务。在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中,将残疾人作为低收入人口扶持增收的重点对象。完善残疾人税收优惠政策,开发适合残疾人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健全残疾人家庭增收长效机制。
三是着力健全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加强残疾人健康管理,提升康复服务质量,完善残疾人教育保障机制,提高残疾人教育质量和水平,发展群众性残疾人文化体育活动,促进残疾人服务业与养老、托育等产业协调发展。加快无障碍环境建设,支持和鼓励残疾人自强不息,形成更加浓郁的扶残助残社会风尚。
四是加强科技、人才助残。强化残疾人领域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不断培育和发展残疾人服务领域的新质生产力,让科技更多惠及残疾人民生。以高质量建设康复大学为契机,加快培养康复服务和其他相关专业人才队伍。加快建立残疾人服务标准体系,有效促进残疾人服务提质增效。
五是持续深化残联组织改革,履行好“为残疾人解难,为党和政府分忧”的职责使命。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更好发挥政府残疾人工作协调委员会办事机构职责,不断增强残联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和群众性。恪守“人道”“廉洁”的职业道德,以经常性走访探视和有效组织各类助残服务,密切与残疾人的血肉联系。落实残联“代表、服务、管理”职能,以服务体现代表,以服务实现管理。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动真情办实事充分发挥党和政府联系服务残疾人的桥梁纽带作用。
(作者: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残联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