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深改成果委员谈 | 讲好新时代民族团结故事 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更好建设美丽新疆

2024-07-19 09:57:12 来源:中国政协杂志2024年14期 玉克赛克·西加艾提我有话说
0

  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作汇报时强调“要加强正面宣传,展现新疆开放自信的新面貌新气象,多渠道多形式讲好新时代新疆故事”,勉励新疆广大干部群众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更好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生态良好的美丽新疆。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这是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面临的重大课题。新疆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事关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大局,讲好新疆故事是讲好中国故事的应有之义。讲好新疆故事,对于打破西方话语霸权、让国际社会更加全面客观了解真实的中国新疆,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营造客观公正、积极健康的舆论生态具有重要意义。

  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讲故事传文化改变了新疆各族人民的生活,这是我的亲身感受;因为我参与了这项光荣的工作,并且也正在为讲好新疆故事,传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而努力工作中。

  2018年我根据组织安排到新疆阿克苏地区的一个偏远的小村庄进行“访汇聚”工作,工作了五年,进行了三年的脱贫攻坚战工作和两年的乡村振兴工作。这是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一个小村庄,我刚到该村的时候不知道如何开展工作,经过观察和思考,我发现想要扶贫必须先扶意志,扶意志的最佳办法就是扶文化。我是一名党培养的文艺工作者,我和我的团队利用自己的专业特点,对村民进行文艺辅导,组织他们到乌鲁木齐的文艺学校进行培训,村民们经过文艺辅导之后进行演出,他们能歌善舞的才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和充分的发挥,这使他们的精神面貌有了转变,变得对自己更有信心,对生活充满期待,对自己在做的事情充满激情,对改变自己的未来充满期待。许多村民表示自己变成另一个人似的,特别勤奋,这就是文化的力量。当然,这是一个特别渺小的案例。

  结束五年的驻村工作回到单位后,我又先后四次到基层进行“石榴籽”文艺小分队活动,“石榴籽”文艺小分队活动是根据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和文化旅游厅的安排,文学艺术界工作者到基层为人民群众进行文化方面的辅导和开展文艺活动,这是一个丰富基层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惠民活动。通过下基层演出、培训等形式,让更多有温度、有质量、弘扬时代主旋律的文艺作品能够深入基层,丰富各族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充分发挥“石榴籽”小分队的文化培根铸魂作用,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各族人民心灵深处,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每次活动的效果极佳,基层人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和满意度也很高。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同心同德向前迈进,必须有共同的理想信念作支撑。必须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在长期的历史发展演进中,各民族早已形成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要积极引导各民族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文化润疆,以中华文化滋养各族干部群众心灵、涵育德行、引领风尚,展现新疆各族人民群众幸福美好的生活、团结友爱的姿态,让新疆各族人民群众更加团结,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有效举措。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新疆是个好地方,这里最不缺的就是温暖感人的故事。

  大家都听过歌曲《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这是优秀共产党员、“时代楷模”拉齐尼·巴依卡在世时最爱唱的歌曲,他用自己宝贵的生命诠释了花儿到底为什么这样红。

  红其拉甫在塔吉克语中意为“血染的通道”,平均海拔超过5000米,含氧量不足平原地区的一半,最低气温达零下40摄氏度。红其拉甫边防连担负着中巴边境线近百公里的守防任务,守卫着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国门——红其拉甫口岸。拉齐尼就是这里的义务巡逻向导,他爷爷和父亲曾经也是。

  在一次巡逻途中,天气突变,大雪把牦牛都快埋没了。走在队伍最前面的牦牛滑了个趔趄,骑在牦牛背上的战士被甩下来掉进雪洞,雪洞随时可能垮塌,战士危在顷刻。拉齐尼和巡逻的官兵们一起奋力救援,脱下衣服,打成结,系成绳子,趴在雪地上努力了两个多小时才将战士拉了出来。战士得救了,可拉齐尼却因体力透支被冻得昏迷过去。之后,抢救了3个多小时,才挽回了拉齐尼的生命。痊愈后不久,他又骑着牦牛给巡逻的官兵们带路去了。

  拉齐尼一家长期为巡逻的边防战士提供牦牛,先后有10头牦牛累死在巡逻路上,9头牦牛摔伤失去劳动能力,但他们家没有要过一分钱报酬。拉齐尼家有一头性情温顺又忠诚勇敢的白牦牛,在2014年的一次任务中,白牦牛在湿滑的石头上摔断了脊椎,无法随巡逻队伍一起返回,看着同自己出生入死的“亲密战友”只能被遗弃在巡逻途中,他哭得像个孩子。但他说,忠诚的牦牛为祖国牺牲,死得其所。

  拉齐尼·巴依卡时常说:“是共产党让塔吉克牧民过上了好日子,我们要懂得感恩,为国护边,永远心向党。”

  2021年1月4日,喀什大学校园内的新泉湖旁,一位母亲发出急切的呼救声。正在喀什大学参加学习培训的拉齐尼第一个冲上冰面,直奔落水的孩子。这一天,喀什气温低至零下6摄氏度。刺骨的冰水很快浸透拉齐尼厚厚的棉衣,但他不顾自己的安危,依然全力救落水儿童,用双手托举着孩子……消防救援人员赶到后,落水儿童得救了,拉齐尼却永远闭上了双眼,他的生命定格在了41岁。奋不顾身、耗尽生命的托举,是他留给这个世界最后的姿势。

  如今,英雄已经离去,但他似乎并没有走远;因为,千千万万个像拉齐尼·巴依卡一样的护边员,如同一只只雄鹰永远翱翔在祖国万里边防线上。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它是用中国共产党人不惧牺牲、舍身为民的精神浇灌的。拉齐尼的铮铮铁骨中,刻写着中国共产党人真挚爱国、对党忠诚、一心为民的纯洁品质。这种品质,任何力量都无法撼动!

  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

  在素有“万山之祖、万水之源”之称的帕米尔高原上,坐落着一个中国最美的边境小城——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这是我的故乡,这里虽然有世所罕见的绝美景色,却也曾经是一个国家级深度贫困县。

  当年的皮勒村“骑骆驼求学”早已成为历史,曾经用来过河的古老用具,与对面宽阔笔直的大桥形成鲜明对比,如今村民出行再也不用犯愁了。脱贫攻坚让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牧民们搬出大山,永远告别“穷窝窝”;偏远山区村通上了大网电,贫困群众终于结束了“看天用电”的历史;光纤接入家家户户,牧民们也过上了“@生活”;石头城、金草滩……保护生态、发展旅游,让更多的农牧民捧上了旅游的“金饭碗”;新建的高原机场,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描绘了充满希望的明天。2019年,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实现了祖祖辈辈的脱贫梦想,彻底甩掉了“穷帽子”,和全国人民一道奔向小康!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不能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个民族也不能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亲切关怀之下,塔吉克族人民过上了有史以来最美好、最幸福的日子,如今,在美丽的帕米尔高原到处唱响着塔吉克族民歌《塔吉克人民永远跟着共产党》。

  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纵览十年辉煌成就,人们无不惊叹于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的长足进步。党的十八大以来,祖国怀抱里的新疆,社会大局持续稳定,经济实力、民生福祉显著增强。所有物质成就的背后都有精神的力量在发生作用。当这一切成就浓缩在每部小说、每部影片、每首歌曲、每段舞蹈、每幅画作、每张图片中时,都在无声地诉说着,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族干部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会产生怎样的力量,创造怎样的奇迹。人们在温暖的新疆故事里感知到的,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辉煌成果、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巨大进步,更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不断增强。

  当好文化惠民“排头兵”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维吾尔族十二木卡姆被列为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柯尔克孜族的英雄史诗《玛纳斯》、蒙古族的英雄史诗《格萨尔王》等得到了大力保护和传承……中国各少数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一大贡献。展开历史长卷,中华文化如此精彩纷呈、博大精深,这是我们强大文化自信的根源。这个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我爷爷是塔吉克族第一个中共党员、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老战士,我父亲也是拥有60年党龄的老党员,我从小接受的是爱国爱党教育,担任全国政协委员是党和人民给我的荣誉和责任,我的工作目标就是践行2020年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的“委员通道”上向全国人民作出的承诺——永远为人民服务。

  作为一名全国政协委员和党培养的文艺工作者,我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心系祖国、紧跟时代,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创作出更多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新时代的精品力作,宣传好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传好党的民族政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让中华文化通过实物实景实事得到充分展现、直抵人心;教育引导各族人民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增进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为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更加绚丽的华章贡献力量;当好民族团结的桥梁和纽带,当好文化惠民“排头兵”,深入推进“文化润疆”,永远为人民服务!

  (作者:全国政协委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艺术剧院歌剧团演员,国家一级演员)

[责任编辑:张文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