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这种乐谱竟然比西方的五线谱和简谱早一千年!
“记得霓裳新乐谱,晚凉偷按玉参差。”一曲霓裳,千年绝响;高山流水,余音绕梁。
音乐是人类共通的“语言”,而记录音乐的工具就是乐谱。世界最早出现的乐谱来自中国。早在唐代已经有三种通行的乐谱,分别是工尺谱、减字谱、律吕谱。相比于欧洲先后在 16 世纪和18世纪流通的五线谱和简谱,中国乐谱的历史至少早了一千年。
中国乐谱中的工尺谱自唐宋之后风行全国上下,逐渐成为应用最广的谱式;今日流行于粤港澳的粤剧仍然全面使用这种有一千五百年历史的乐谱。日本、韩国、越南等中国邻邦亦在历史过程中接收了工尺谱,成为这些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作为著名历史学者、国家清史项目《香港志》主要撰稿人,全国政协委员、香港岭南大学协理副校长刘智鹏,长期致力于香港与华南历史文化研究。近年来,他对于工尺谱的保护和传承尤为关注。他介绍,工尺谱不同于西方的五线谱和简谱,而是通过一系列特定的符号和文字来表示音高和节奏,这些符号和文字不仅包含了音乐的基本信息,还蕴含了演奏者的情感和表现意图。工尺谱的艺术特色在于其精准性、灵活性和表现力,它能够准确地记录复杂的音乐结构,同时也为演奏者提供了广阔的二度创作空间。“工尺谱不仅体现了古人对音乐的深刻理解和精湛技艺,是中华民族音乐智能的结晶,是承载着丰富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的‘音乐瑰宝’”。
然而,在多年的研究过程中,刘智鹏也深深感到,尽管工尺谱具有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但随着西方音乐记谱法的普及和数字化音乐的兴起,工尺谱的保护和传承面临着极大困境,现状不容乐观。他认为,困境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随着老一辈艺术家的离世,能够熟练解读和演奏工尺谱的人才日益稀少;一方面是现代音乐教育体系中缺乏对工尺谱的系统教学,导致年轻一代对其知之甚少。此外,工尺谱的文献数据散落各处,缺乏系统的整理和保存,这也给其传承和研究带来了困难。
为了保护和弘扬这一独特的文化遗产,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刘智鹏提案建议,将工尺谱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他看来,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全社会对其价值的认识,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自信,还能够为其传承和发展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通过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定,可以吸引更多的专家学者投入到工尺谱的研究工作中来,更好地挖掘其深层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同时,这也将促进将工尺谱融入现代音乐教育体系中,培养更多的传承人才。
本刊记者 廖九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