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高质量的增速目标
本报记者 杨朝英
3月5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中,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这个增速目标一经提出,令全球关注。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深刻总结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的“五个必须”规律性认识时指出,必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5%左右的增速目标就是践行这个“硬道理”的先导性指标,统筹考虑了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体现了“稳中求进、以进促稳”的要求。读懂这个增速目标,令我们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有了更多信心和底气。
首先,这是一个较高的增速目标。纵向比较,2023年我国实现5.2%的经济增速,比上年加快2.2个百分点,也快于疫情三年4.5%的平均增速;横向比较,我国经济增速明显快于美国2.5%、欧元区0.5%、日本1.9%的经济增速,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仍是全球经济增长重要引擎,“风景这边独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布的经济展望报告预测显示,全球经济2024年增长2.9%,2025年增长3.0%,今明两年亚洲将与2023年一样继续贡献全球经济增长的大部分。
其次,这是一个建立在质的有效提升基础上的增速目标。2023年我国宏观统计数据表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新兴产业培育成效显著,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升至15.7%、33.6%;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扎实推进,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1.9%;现代化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新建高速铁路2776公里,年末5G基站数达338万个;科技创新实现新突破,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3.3万亿元,与GDP之比达2.64%;绿色低碳转型持续深入,清洁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26.4%;经营主体活力迸发,新设经营主体3273万户,日均新设企业2.7万户,民营企业进出口额占进出口总额比重提升至53.5%;社会民生事业取得新进步,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实际增长6.1%,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缩小至2.39。
第三,这是一个符合经济可持续发展内在逻辑的增速目标。一方面,这个增速有我国当下经济结构、潜能等优势支撑,具备扎实基础:供给能力有保证——我国工业门类齐全,产业配套能力和集成优势突出,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约30%,形成了200多个成熟的产业集群;需求潜力大——我国不仅消费规模庞大,消费结构也在迭代升级;要素禀赋加速迭代——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超过11年,人才资源总量、科技人力资源、研发人员总量均居全球首位,“人口红利”正在加快向“人才红利”转化;创新力快速提升——我国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约为40万家,拥有的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数量已跃居世界第一,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正在加快转化应用。
同时,这也是一个综合考虑了促进就业增收、防范化解风险等发展需要,以及经济增长潜力和支撑条件,与“十四五”规划和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相衔接,体现了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要求,如静水深流,推动中国经济社会走向高质量发展之路。
走向高质量发展的中国经济,对全球投资者的吸引力也在不断增强。2023年,全年外商直接投资新设立企业53766家,比上年增长39.7%。商务部最新统计显示,今年1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588家,同比增长74.4%;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127.1亿元,环比增长20.4%。从行业看,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331.1亿元,同比增长20.5%,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增长40.6%;高技术产业引资391.6亿元,占实际使用外资金额比重为34.7%。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任务已经明确,号角业已吹响。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要以自身工作的确定性应对形势变化的不确定性,不断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以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和成效,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