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国英委员:小灵通漫游现实 飘行车触手可及
近年来,伴随我国低空经济政策体系不断完善,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应用场景日益丰富,以无人机、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飞行汽车、UAM(城市空中交通)为代表的“新通航”已走在了世界前列,我国低空经济已进入快速发展的“新赛道”。
水滴形状、没有轮子、无人驾驶、自动避撞、自动紧急刹车……大多数“70后”“80后”都记得《小灵通漫游未来》,也记得这部少儿科幻小说里,未来市天空中那些来去自如的“飘行车”。
如今,“飘行车”早已不再是幻想。
近年来,伴随我国低空经济政策体系不断完善,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应用场景日益丰富,以无人机、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飞行汽车、UAM(城市空中交通)为代表的“新通航”已走在了世界前列,我国低空经济已进入快速发展的“新赛道”。
“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打造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段话,让全国政协委员、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院长龙国英倍感振奋;因为,促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也是她的长期关注。
她通过深入调研发现,尽管我国低空经济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在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亟待解决的短板。如,低空经济法律法规及监管机制有待完善、低空经济相关标准体系有待健全、低空空域开放资源供需矛盾突出、低空地面基础设施建设不足、低空经济相关人才缺乏,等等。
为此,今年全国“两会”上,她通过提案提出对策建议:
1.做好低空经济发展顶层设计。制定我国低空经济短、中、长期发展规划,制定低空经济发展相关法律法规及监督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无人机基础标准、技术标准、管理标准、行业标准体系,从规划层面、政策法规层面、行业标准层面保障我国低空经济健康发展。
2.进一步提高空域使用效益。积极稳妥推进空域管理改革,建立健全空域分类管理机制,科学创新军民通三大空域用户常态化混合运行模式,深入发掘民用运输机场的通航承接潜能,努力构建低空目视飞行通道网络,加快建设低空空域指挥与监视体系,进一步提高空域使用效益。
3.加强低空地面基础设施建设。推进5G-A应用示范、卫星通信创新应用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构建支撑低空经济的设施网、空联网、航路网、服务网,建设通航法规及行业动态共享平台、航空业务供需平台、航空器及航材交易平台、通航从业者求职平台等一批与低空经济相关平台。
4.构建低空经济生态体系。建设低空经济生态体系,基础设施和行业治理是基础,资源供给和空域改革是前提,管理服务和运行安全是保障,持续创新和政策支持是根本,公务类航空和消费类航空是动力,人才支撑和军民通融合发展是关键。
5.培育扩大低空应用场景。政府要积极支持培育扩大低空应用场景,鼓励做大低空物流市场规模,鼓励开通通航短途运输航线、培育城市空中交通新业态,鼓励将低空应急救援、医疗救护等公共服务以及智慧巡检等纳入政府购买服务目录管理;鼓励企业拓展无人驾驶航空器、直升机、eVTOL在电力巡线、港口巡检、航拍测绘、农林植保等领域的商业化应用;鼓励通航企业聚焦低空消费大众化发展,以互联网、大数据思维推动新兴低空消费,加快发展以低空物流、空中游览、体验飞行、航空运动、航空旅游、航空科普、研学等普惠性低空新兴消费,满足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实现低空消费的精准供给。
6.加强低空经济人才培养培训力度。支持航空类高校开展低空经济学历人才培养,紧跟低空经济发展前沿,加大对飞行技术、低空航路规划与空中交通管制、智能飞行器技术、航空运动、低空运行与管理、应急技术与管理等各类与低空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专业人才培养力度,积极探索产学研合作育人最优机制,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学历人才支撑;支持航空类高校、社会培训机构大力开展专业航空飞机驾驶教育培训、无人机操作技能培训、飞行资格考试认证以及航空运动、航空旅游等航空消费类项目培训,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丰富技能型人才。
7.大力实施“雏鹰”计划。鼓励航空类高校和社会培训机构实施“雏鹰”计划,为我国青少年提供早期航空教育,用10年左右时间迅速培养一大批8-17岁的中国孩子,让他们体验飞行的乐趣,激发他们对航空的爱好,助力他们飞上蓝天、热爱蓝天。大力实施“雏鹰”计划可以增加我国航空人口基数和飞行人才后备军,以此带动航空旅游、航空运动、飞机生产及销售、飞机维修、航空金融等通航产业的发展,为我国低空经济发展不断注入新活力。
8.因地制宜发展低空经济。各地要按照因地制宜原则,充分利用自身资源禀赋优势发展低空经济,坚决防止一拥而上、盲目发展、浪费资源现象的发生,保障低空经济健康发展。
本刊记者 廖九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