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各美其美”更要“美美与共”
本报记者 吕巍
5月26日上午,十四届全国政协第四次双周协商座谈会在全国政协机关召开,全国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围绕“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阐释和宣传教育”深入交流。
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阿来看来,自有人类文明以来,任何文化、任何民族,从起源形成到发展壮大,都是一个由点到面、由小到大,不断演化进步的发展过程。在这样一个动态过程中,血缘中不断杂入新基因,文化上不断吸收新成分,不断融铸、不断丰富,从而获得源源不绝的生命活力。
“和那些没有共同历史、共同文化,仅有自然演进历史的国家相比,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走向上具有统一的、连续的历史大趋势,具备构建国家认同的优势和土壤。”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情报研究院院长张冠梓表示。
张冠梓提出,应以大历史观为指导,考察和阐释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历程,将其提炼为中国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整体形象,梳理好“共同体”的国内、国际叙事。
国家民委自2021年10月开始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编撰工程,围绕有关重要历史实践、重要历史任务、重大民族关系深入研讨论证,想要达到的正是这样的效果和目的。
“我们力求史论结合、论从史出,讲清楚‘四个共同’,讲透彻‘大一统’,讲明白‘多元一体’,准确把握中华民族形成发展的规律,勾勒中华民族交融演进的宏观图景。”国家民委副主任边巴扎西如是说。
阿来发现,目前在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壮大的历史阐释中,学术界、文艺界在“各美其美”即各民族文化多样性上,下功夫多、成果多;在阐释“美美与共”的中华民族的国家建构上,在各民族间如何彼此融汇、相互发生积极影响方面,还需下更大力量。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应避免把中华民族史写成中国各民族史或中国少数民族史。要让大家明白,同某个具体民族身份相比,中华民族的身份更具根本性、全局性、共同性、稳定性。”张冠梓补充道。
如何建立阐释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怎样进一步从理论源头上下功夫,阐释和宣传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案例?
阿来建议有关部门基于中国国情,提倡中华民族文化问题研究与表现的新视点与新方法,以开放务实的态度,鼓励探索与创新,并培养建立一支具有国家意识、富有创造力的学术与文艺队伍。张冠梓提出深入挖掘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内涵,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系统地采集、梳理、研究、呈现关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文献,并由国家主持编纂有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材。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主任杨共乐则提出建立全国性的有系统规划的学科建设平台,设定明确的学科研究导向,培养出“为时代画像”“为民族立传”的拔尖人才。
“大家谈及的问题涉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的重大基础理论研究,非常重要。国家民委会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和相关领域专家学者为骨干力量,进一步统筹学术研究资源,以增进共同性为方向,重点阐释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重点揭示中国式现代化、人类文明新形态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内在关系,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学理支撑。”边巴扎西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