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我在政协这五年>> 要闻

吴为山:以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讲好中国故事

2023-02-19 21:36:22 来源:中国政协传媒网 我有话说
0

  吴为山

  党的二十大的胜利召开,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里程碑,是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一步。我十分荣幸作为受邀嘉宾出席了党的二十大开幕式和闭幕式,在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从内心坚定了对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用伟大奋斗创造了百年伟业,也一定能用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伟业”的无限信心!2023年1月,我有幸从第十一、十二、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又当选为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深感使命在肩,任重道远。

  过去的五年,是不寻常的五年,也是不平凡的五年,作为政协委员、中国美术馆馆长,我的心理历程和履职可概括为五个“心”:

  一是初心

  不忘初心,就是不忘党领导之下的政协委员和文艺工作者的初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人也好,一个政党也好,最难得的就是历经沧桑而初心不改、饱经风霜而本色依旧。”作为一名政协委员,要聆听群众呼声,回应群众需求,将政协委员的工作与群众血肉相连。

  提交提案是委员的职责。2018年至2023年,我先后参加全国政协第十三届一次、二次、三次、四次、五次会议,以及常委会第十次至第二十五次会议等24次,提交会议提案21份。其中,《关于加强红色题材精品创作,并落实到革命纪念地的提案》的提案获全国政协2020年度好提案,《关于以红色经典美术作品助力党史学习年的提案》获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优秀提案。2022年3月,我获“2021年度全国政协委员优秀履职奖”。

  2018年3月4日下午在民盟、民进、侨联、无党派人士界别联组会上,我荣幸地向习近平总书记作了题为《用文化经典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汇报,在我发言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几次关心马克思铜像立于德国的情况,并强调文化自信是最根本的自信。他对我的创作给予高度肯定和鼓励,深深温暖着我。

  2018年3月12日,我被政协大会安排走“委员通道”,面对记者的提问,我发表了关于如何以中国文化走出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树立中国形象的观点。2019年3月10日,作为委员代表参加全国政协新闻发布会,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我发表了关于文化交流的本质是心与心的交流的观点,并通过我一系列立在诸如德国的马克思雕像、巴西的孔子雕像、联合国总部的《孔子问道于老子》雕像等来阐释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发挥专业优势,展现政协风采。我作为全国政协书画室副主任,在全国政协马飙副主席的带领下多次深入到内蒙古、西藏、宁夏、四川等民族地区,考察调研、采风写生,对民族地区在党的关怀下人民生活所发生的巨大变化,我以调研报告和写生画卷歌颂新时代,并以艺术创作积极响应和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问题的指示,在黄河边为人民楷模——治沙英雄王有德和受过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接见的“七一勋章”获得者王兰花画像。

  二是有心

  2018年至今,我组织策划了近百场国际国内大型美术展览(包括线上展),为推动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及以美化育大众作出了重要贡献。

  2021年6月,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由全国政协书画室主办,中国美术馆承办、我担任艺术主持的“全国政协委员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书画展(1921-2021)”在全国政协机关大厅举行。展览期间,汪洋主席与委员美术家们亲切交谈,关怀和鼓励艺术家。

  2021年8月13日,由全国政协书画室与中国美术馆共同主办、我担任艺术主持的“同心协力写丹青——中国美术馆藏书画界全国政协委员美术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隆重开幕,展示了从第一届到第十三届书画界全国政协委员在党的领导下,在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和民族复兴的新时代所创作的的179件美术作品,从徐悲鸿、郭沫若等第一届政协委员到第十三届委员作品,反映了人民政协在文艺领域所取得伟大成就,树立了政协委员的形象。

  汪洋主席在参观展览后表示:“你是政协工作的有心人,美术工作的有心人,只有有心人才能做成事。”这不仅对我个人,更是对全体参展委员美术家的巨大鼓舞。

  我作为民盟界别的政协委员,深刻认识到民盟始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为民族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我在民盟中央的领导下策划了“庆祝中国民主同盟成立80周年盟员美术作品展”。多年来我在盟内所做的各项工作受到肯定,2021年获得了中国民主同盟成立80周年百位“杰出盟员”的光荣称号。

  为庆祝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中国美术馆及时策划“美在新时代”展览。每天一公里长的观展队伍,参观人次累计已突破130万。为庆祝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喜迎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召开,中国美术馆组织策划了“美在致广——全国小幅美术精品展”,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好评。

  三是中心

  作为一名艺术工作者,我在党的培养下逐步成长,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自1985年创作大型雕塑《新四军东进》到2021年创作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广场前的大型雕塑《旗帜》,在这段近四十年的生命历程中,我还塑造了《马克思》《孔子》《雷锋》等一系列雕像作品立于海内外。2022年10月,在第二届宣传推选学雷锋文艺志愿服务“时代风尚”先进典型活动中,我被推选为特别贡献先进个人。

  我十分感慨,深刻体会到:一名文艺工作者只有把自己的情感、艺术融入人民,融入伟大的时代,才能展现出巨大的能量。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需要艺术工作者不断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在新时代伟大实践中汲取创作灵感,激发创新创造活力,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

  2018年,大型雕塑作品《马克思》永久立于德国马克思故乡特里尔。

  2018年,大型雕塑作品《毛泽东同志在古田》立于古田干部学院。

  2019年,以表现周恩来、邓小平旅法勤工俭学的大型雕塑作品《百年丰碑》永久立于法国蒙达尔纪市“邓小平广场”。

  2019年,三件大型雕塑作品《共商国是——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毛泽东同志在香山》《胜利的消息》等立于香山革命纪念馆。

  向红色革命纪念地、纪念馆等机构创作并捐赠了《焦裕禄》、《王继才》、《南仁东》等老一辈英雄模范、时代楷模和杰出人物塑像。

  四是文心

  文心,是我文艺创作里的永恒追求。在全国政协汪洋主席的亲自推动下,“书香政协”全国政协委员的读书活动开展,刘奇葆副主席致辞,提出“要读出新精彩、新水平、新台阶”。我加入读书群,并积极发言,获得了2021年全国政协委员读书积极分子。读书群促进了委员交流,同时更使委员谏言时刻在线。

  2018以来,我先后参加全国政协第十三届一次、二次、三次、四次会议,以及14次常委会等,提交会议提案16份、发言稿3份。撰写和发表了《以美育提升人文素养筑牢文化自信》、《深化文化交流是消除隔阂的重要途径》、《以雕塑为时代立碑》等100余篇文章。

  在这五年中,学习强国共转载数十篇,其中《以美育提升人文素养筑牢文化自信》阅读量达988万。另有多篇单篇阅读流量超过200万。同时,还出版了专著《政协委员履职风采:吴为山》、《塑者何为》、《美在中国美术馆》,主编近20本大型画册,多部著作被翻译为6国文字。

  根据全国政协书画室的安排,我作为雕塑课题组组长主持并撰写了7万余字的《新时代中国雕塑的传承与发展研究报告》。“报告”以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及一系列讲话精神为指导,将艺术现象与艺术本质纳入到新时代宏观文化的发展之中,以助新时代艺术创作。

  五是信心

  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强调:“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文艺作品的感召力在于内容的精神高度和形式的艺术高度相结合。中国故事包涵了中国悠久厚重的历史传统,这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基础。我们要深入学习研究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在可歌可泣的历史中找到具有典型意义的人和事进行表现,展示一个坚定历史自信,充满历史主动精神,具有智慧和力量的可信中国。

  2018年5月5日,在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之际,由中国政府赠送的大型雕塑《马克思》像在德国特里尔的西蒙广场落成。

  2019年5月4日,以周恩来、邓小平等一批无产阶级革命家留法勤工俭学为题创作的大型雕塑《百年丰碑》在法国蒙达尔纪“邓小平广场”落成,揭幕式上奏响雄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2020年1月17日,大型雕塑《超越时空的对话——意大利艺术大师达·芬奇与中国画家齐白石》永久立于意大利达·芬奇博物馆广场。

  2021年9月,吴为山创作的大型雕塑《神遇——孔子与苏格拉底的对话》在希腊雅典古市集遗址落成。

  2022年7月20日,《鉴真像》永立日本东京上野公园。

  以经典作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关键在于心与心之间的相通。作为全国政协常委、文艺工作者,我深感职责重于泰山,必须埋头苦干,踔厉奋发,以创新的艺术语言表现新的时代,努力创造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作者:全国政协常委,民盟中央副主席,中国美术馆馆长)

 

[责任编辑:丛芳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