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沙鸣:委员虽有届,两岸情无限
骆沙鸣
2008年春天出发,十一届、十二届、十三届,我已是住闽全国政协委员中连任届数最多的一位。15年来,我共提交了238件提案,相当一部分被列为重点提案、优秀提案和好提案;报送了1000余件短平快、小切口的社情民意信息,把“民意账单”转变成“履职清单”,积极参加委员读书活动,被评为“全国政协委员读书积极分子”。
我的故乡在台湾,而44%的台湾同胞祖籍地就在我生长的城市泉州。因此,加大闽南文化等两岸祖地文化交流,对唤醒和营造两岸同胞的集体记忆,形成情感联结和增进台湾同胞的文化、民族、国家认知认同十分有益。作为三届委员,台盟中央常委,两岸话题是我持续关注的主阵地,为了两岸的交流合作和融合发展,我一直倾心尽力。
我认为作为政协委员要强化六种意识:强化政治意识,做有定力的委员;强化学习意识,做有本领的委员;强化担当意识,做有作为的委员;强化为民意识,做有温度的委员;强化纪律意识,做有品行的委员;强化归零意识,做个俱进的委员。作为委员,我严格按照“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守纪律、讲规矩、重品行”的要求认真履职尽责,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努力做中国共产党的好参谋、好帮手、好同事,讲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好故事、发出所属界别的好声音。
作为三届全国政协委员,我曾荣幸现场聆听了多位国家领导人与委员共商国是时的讲话,学深悟透、学以致用,从而不断提高政治把握能力、调查研究能力、联系群众能力、合作共事能力、协商议政能力,提高了深刻理解党对台大政方针水平和台海形势研判应对能力,积蓄新知新觉之功。

五年来,我坚持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提交了《关于建议2022年隆重纪念郑成功收复台湾360周年的建议》《关于设立海上丝绸之路国家文化公园的提案》等22件提案,《加快构建我国绿色供应链 促进绿色消费》等52件书面大会发言,还先后报送数百件的涉台社情民意信息。其中《弘扬“晋江经验”做强我国民营经济助力共同富裕的提案》被列为全国政协重点提案,《关于促进两岸社会融合的提案》还被评选为全国政协优秀提案,这些都给了我莫大的鼓舞和鞭策。
提案是委员履职的重要方式。作为台盟中央台情与两岸关系委员会主任,我多次返台交流,对台胞所需所盼所虑和两岸关系的轨迹走向有更多了解和研究,结合经常走访台胞台企、调研台生台师,从换位思维的独特视角审视及研究融合发展的热点难点,通过政协提案讲好促进两岸融合发展的故事。我在调研中提升了走基层的脚力、看问题的眼力、察民情的听力,感受广开言路、广纳群言、广集众智、广求良策、广谋善举的调研过程,形成有情况、有分析、有建议的提案。为了做好提案,我坚持通过调查研究确定政协提案选题和发现问题、分析症结、提出建议。我通过组织华大台生举办“我们一样young”的研学活动并采访他们,了解其所盼。通过走访和问需问计于在闽高校台湾老师,了解其所虑;通过联系在泉台商台企交流互动,了解其所忧;通过多争取机会参加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调研组在广东、福建、安徽、江西等地调研,了解“做好台湾青少年工作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等热点议题,通过政协提案为两岸同胞做实事、办好事、解难事。例如我提交的《关于建议2022年隆重纪念郑成功收复台湾360周年的提案》,通过提案办理产生良好的社会效果,求得海峡两岸网上网下最大公约数、画好最大同心圆。

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是人民政协履职工作的中心环节。五年来,我通过各种途径积极发声,做好凝聚共识的工作。2019年,我参加了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三场“委员通道”,建议持续改善台湾青年在大陆创业、创新、创造的发展环境。当年7月,我还以《新时代政协委员要为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积极作为》为题参加全国政协重大专项工作委员宣讲团活动,通过履职新平台,在新时代讲好政协故事、讲好两岸融合发展故事。我还在《中国网》上发表《增强两岸同胞命运共同体意识,妈祖文化交流朋友圈要做大》等多篇文章,为国家“十四五”规划贡献智慧力量、面向社会传播共识。组织台盟中央台情与两岸关系研究委员会举办“第十届海峡两岸闽南语歌星选拔赛”和“两岸闽南歌谣大赛”,多次在海峡论坛的两岸社区治理论坛上作《繁荣发展民俗文化助力构建两岸命运共同体》等主旨发言。
按照汪洋主席“读出政治责任,读出精神追求,读出生活方式”的要求,我积极参与书香政协的建设和全国政协、福建省政协分别组织的读书群活动,让读书学习嵌入履职实践、融入委员生涯。我还受邀参与全国政协“战略思维”读书群关于“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导读。为了更好地凝聚社会共识、加强政治思想引领和理论宣传,我还在《人民政协报》上发表《加快我国韧性城市建设铸就城乡融合发展与安全之魂》等38篇文章,社会反响良好,为凝聚社会各界共识作贡献。通过政协委员读书群学习交流的启迪滋养,我在《中国网》“中国世界观”上发表相关文章,为“反独”促统凝聚共识和力量。文章发布后在微博等平台推广,仅微博话题阅读量就达到480.3万人次,据不完全统计,相关文章阅读量超500万人次。
五年来,我提交的很多件信息被全国政协采用,信息《弘扬郑成功文化 推动祖国和平统一》获得中央领导同志的批示肯定。我多次在海峡论坛·两岸社区治理论坛上的主旨发言以公众号和抖音等形式向社会广泛传播,促进凝聚共识,为促进两岸关系和谐发展,厚植促进祖国统一的民意基础尽一份力。
在调研和提案办理过程中我更加深刻认识到:我们既要有只争朝夕的斗争精神,又要有理性平和心态和充分的耐心、信心、决心去创新性做好台湾民心工作,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地培育两岸命运共同体意识,为中华民族培根铸魂。
作为政协委员虽然有届数,但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融合发展是我一生的追求。今后我还将继续以归零心态加强学习,为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融合发展以及祖国完全统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第十一届、十二届、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