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公共就业服务“最后一公里”
本报融媒体记者 王亦凡
当公共就业服务延伸至基层,“最后一公里”的活儿由谁来干、如何干好?分组讨论现场,这一话题成为委员们热议的焦点。
“结合基层实际情况,持续推进城乡一体、水平适度、公平持续的基本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对于稳定和扩大就业具有重要作用。”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于广洲开门见山。
当前,我国公共就业服务体系逐步健全,但仍存在短板,其中一个问题在于“有活没人干”。如何破解人才困境?于广洲建议,加强政府部门间的统筹协调,激发基层人员的积极性,真正让就业服务走到基层,逐步实现全方位的公共服务均等化。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工程院院士黄璐琦也关注到基层公共就业服务队伍建设问题。他表示,应尽快在基层锻造出一支专业化、职业化的队伍,为基层就业人群提供相应的职业指导、信息分析等专业化服务,让人们能够在“一公里”内享有完善的就业服务。
全国政协常委、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张兴凯认为,可以发挥基层数量庞大的网格员“效能”,通过一系列政策保障,让他们在促进就业一线当好“螺丝钉”和“连接器”。“要整合多方需求,出台基层网格员就业保障政策,将基层网格员纳入职业目录,给予应有的职业认可和职业地位。”张兴凯进一步建议,由相关部委牵头制定计划,推动实施基层网格员培训,提升这一新的就业群体职业素质和能力,更好服务基层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