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奋进新时代 政协委员说>> 奋进新时代 政协委员说_要闻

关爱生命 “救”在身边

2022-08-16 10:34:39 来源:中国政协 我有话说
0

  文◎敖虎山

  我是一名来自内蒙古草原的蒙古族医学工作者,从1986年至今,在医学道路上行进30余载,期间还远赴日本、美国求学。十年留学生涯结束后,满怀为祖国医疗卫生事业奉献的热忱重新回到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麻醉科,后来我还荣幸地成为北京市政协委员和全国政协委员。

  一直以来,我都醉心于心血管麻醉和心脏骤停患者体外循环救治的探索实践,但后来一件意外事件改变了我的观念。我的一位好友在医院外突发心脏骤停,但身边并没有人会心肺复苏急救技术,错过了最佳抢救时机。好友没来得及看妻儿最后一眼,就憾然离世。这件事情给我巨大的震撼与反思。其实他的病本可以通过健康管理得到很好的控制。如果他身边的人会心肺复苏,也许能救得回来。“上医治未病”。我想,医生不仅要解决患者疾病的痛苦,还要通过行之有效的健康教育和疾病预防手段提升大众健康素养。一台手术能挽救一个人,而一堂公益讲座可以让更多人关注健康。在手术室内,我要紧盯监测仪,观察心电图、血压和血氧的变化……要让每一个病人按计划睡去,再按计划醒来。在手术室外,我以提升大众健康素养为使命,做一名传递健康科普知识的宣传使者,努力让心肺复苏技术普及到千家万户。

  2015年3月,在3000余名麻醉及心胸外科专家学者的共同支持下,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正式成立,我担任学会法人秘书长。当年,学会就发起了“心手相连 点亮生命”心肺复苏全国公益普及培训活动。至今,已在全国30余个省区市建立起180余个心肺复苏公益普及培训基地,累计培训100余万人。

  2018年成为全国政协委员后,我把推动心肺复苏普及从学会平台带到新时代人民政协履职平台,着力推动公益能量裂变,以影响亿万中国家庭。同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我带着“救命神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走上“委员通道”,为心肺复苏代言。之后的四年多,越来越多地方和部门将心肺复苏普及和AED 配置纳入规划并开始落实执行。深圳市共配置了5000台AED,未来5至8年还计划实现每10万人300台的国际标准配置;杭州市成为全国首个以地方立法形式规范AED配置和使用的城市;2021年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现地铁站、火车站、学校自动体外除颤器全覆盖,做好急救技能培训,提高市民自救互救能力;教育部将心肺复苏和急救知识纳入学校健康教育,将急救知识纳入基础教育相关课程;公安部启动为全国公安干警培训院前急救技术的有关工作……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当我再一次站在“委员通道”上时,我有了更多的底气。这一次,我呼吁“将每年的1月20日设立为国家急救日”,让全社会重视心肺复苏技术学习,从国家文化、民族意识层面重视心肺复苏技术和急救体系建设,提升全民族的应急救护能力。而这份底气是新时代人民政协所赋予的,是社会各界为我国心肺复苏普及事业而奔走的力量所赋予的。我的意见建议已得到国家卫健委正式答复。

  我自己是少数民族,来自民族地区,深刻了解民族地区群众对医疗健康的迫切需求。五年来,我和我的公益团队行程达2万多公里,深入西藏、新疆、四川、云南、青海、内蒙古、甘肃等地的30多个市、县、村,为偏远贫困地区群众送医送药,服务群众16000多人,全程接力救助危重患者50多例。2019年8月,北京市扶贫协作和支援合作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授予我“爱心奉献奖”,以表彰我和团队为促进受援地区扶贫脱贫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贡献。

  在多次组织公益活动和随全国政协调研团组深入县、乡的实地调研中,我发现一些民族地区不仅基层医疗条件较薄弱、医护人员水平比较低,而且群众的健康意识也比较落后,缺乏基本的健康管理,因病致贫、返贫比例较高。有些地区的基层医疗机构虽然配备了很好的医疗设备,但人才缺口较大,出现有设备但不会用的情况,给基层患者诊疗带来很多问题。为此,让优质医疗和专家资源切实下沉到基层,服务于当地群众,也成为我努力的方向。2020年1月,我在全国政协组织的有关会议上建议,要利用互联网远程诊疗技术,为民族地区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人才队伍;加强对基层群众的健康教育、健康宣讲,用远程技术开展当地医护人员培训,提高本土医护人员能力,大力发展传统医疗、民族特色医疗。2022年3月起,我们组织专家利用远程诊疗系统和“一对一”结对子方式,为5个省市区的19个乡村打造了“乡村振兴卫生能力建设基地”,对乡村医护人员进行远程培训,定期组织远程健康教育活动。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期间,我郑重提出《关于建设高质量的乡村医疗保障体系的建议》提案,为实现乡村振兴建言出力。

  长期以来,由于人群密集度高及场景原因,机场、车站以及交通运输工具等场合人群心跳骤停发生率较高。考虑到交通运输系统也有保障旅客生命安全的责任,我便给交通运输部领导写了一封信,阐述在交通运输场所和工具等场合普及心肺复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建议建立常态化制度来保障普及工作落实到位,保障旅客生命安全。该信得到了交通运输部的重视。今年5月,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国家卫健委、教育部、交通运输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电总局、国家体育总局、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等13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关爱生命 救在身边”活动的通知》,要求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等文件精神,开展“关爱生命 救在身边”活动,加快推动群众性应急救护工作高质量发展。这项活动的推进,让我再次深感自身工作的价值,再次深感责任在肩、使命在身。我将继续通过政协平台,在守护群众健康的路上勇毅前行。

  (作者: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医药卫生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主任医师)

[责任编辑: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