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奋进新时代 政协委员说>> 奋进新时代 政协委员说_要闻

全面小康路上,一个少数民族都没少——我见证的少数民族地区脱贫攻坚

2022-08-16 10:31:00 来源:中国政协 朱永新我有话说
0

  文◎朱永新

  由于历史、自然和地理等原因,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滞后,贫困问题严峻,是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和硬骨头。592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有232个分布在民族八省区。中共中央高度重视民族地区脱贫工作,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入到民族地区走访调研视察,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少数民族也不能少。”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民进积极响应中共中央号召,用心用情用力投入脱贫攻坚伟大事业,坚定不移同中国共产党想在一起、站在一起、干在一起。作为民进中央分管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工作的副主席,我也全力投入这项工作。五年来,我陪同民进中央主要领导和独自带队开展脱贫攻坚民主监督调研近20次,足迹遍及湖南、广西、贵州、云南等省区的二十余个市州、几十个县、近百个村。在调研过程中,我坚持认真观察、用心感受、详细记录,几年来留下了十多万字的调研手记和调查报告,亲历和见证了这些地方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伟大历程。那些人那些事,至今想来仍觉印象深刻,撷来几段与大家分享。

  湖南湘西十八洞村,苗族风情浓郁,曾是典型的贫困村。“三沟两岔穷疙瘩,每天红薯苞谷粑”是当地的真实写照。2019年4月,民进中央调研组在湖南湘西十八洞村调研。我遇到了“巧媳妇”农家乐女主人龙德成。见到我们,她高兴地说:“这几年我去了北京好几趟,高铁、飞机都坐过了……”对比之前的老照片发现,这几年来村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宽阔平整的柏油路,整齐优美的景观绿化,错落有致别有风情的苗寨、银行、邮局、电商基地,以及眼睛看不见的全村无线网及4G信号覆盖……已经完全看不出曾经贫困村的模样,倒可以称得上是美丽乡村的样板了。村里很多贫困大龄男青年成功“脱贫”又“脱单”。村民家家欢唱“苗家住在金银窝,境内自然资源多。精准扶贫来领航,户户脱贫奔小康”。

  2019年11月22日,各民主党派中央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工作研讨暨2019年度成果会商会在云南省昆明市举行,我作为民进中央分管副主席参会。会前,与会人员到西畴县实地考察。在西畴县这个曾被国外地质专家认定为“基本失去人类生存条件”的严重石漠化地区,面对恶劣的生存环境和长期贫困状况,西畴儿女矢志不渝跟党走,以不悲观、不埋怨、不放弃、不抛弃的奋斗姿态,勇敢向石漠宣战、向贫困宣战,在苦干实干中创造了以“苦熬不如苦干,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为内核的“西畴精神”。在石漠化展览馆,我见到了“西畴精神”的代表人物李华明,一位朴实的老共产党员,2019年全国脱贫攻坚奖奋进奖获得者。他带领15户村民开山凿石,坚守苦干12年,在村民必经的悬崖上硬生生地开凿出一条1公里的进村道路,极大地方便了村民生活。他说,修路不仅是为了让乡亲们能走出去,更是为了让他们能走回来。带领村民日夜修路的谢成芬,被查出乳腺癌晚期后,秉持“与其窝窝囊囊地死在病床上,不如轰轰烈烈地倒在工地上”的坚定信念,一直奋战在工地一线。他们的事迹、他们的精神,在全国各地广为流传。

  2018年5月,我参加全国政协组织的“解决深度贫困地区脱贫问题”专题调研。在广西百色市田东、德保、靖西3县(市)9个村走访了30户贫困户,我发现少数民族地区的这些贫困户基本听不懂、也不会说普通话,需要“翻译”的帮助才能与我们正常交流。很多中青年人因为听不懂、不会说普通话而无法走出大山,阻碍了脱贫致富。当年,国务院扶贫办综合司和教育部办公厅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的通知》,在西部9个省(自治区)开展“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我在调研中发现,“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也面临一些现实挑战。比如,行动的性质、地位和功能缺乏顶层设计,基层实践没有统领性、标准化国家行动纲领可以遵循;各地方关注园舍环境和硬件设施配备多,但对教师队伍和教育资源关注力度、建设力度明显不足;教师的教学过程与儿童的学习过程缺乏童趣性,“小学化”情况常有出现等。

  基于这一情况,我在《关于完善“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的提案》中提出,看似一个学习普通话的“小事情”,却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问题,建议将“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上升为奠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国家战略。坚守国家立场、尊重儿童特点并注重文化传承,尽快建构“会听、能说、爱用”推普目标体系。统筹要素管理,建构标准化、可复制的“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管理机制。推动“至少坚持20年”的政策规划和推进策略,打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示范高地”,持续升级供给侧的课程资源和教师培训资源。通过切实行动,推动民族地区学好普通话,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一起脱贫致富奔小康。

  在多年的脱贫攻坚调研中,令人印象深刻、深受感动的事情还有很多。我见到了太多可爱可敬的人:有不远千里到贫困民族地区支教、与学生同吃同住的年轻教师,有来自中央和省市机关却长期扎根山村的扶贫干部,更有长期生活在那片土地、热爱那片土地的村镇干部、致富带头人和千千万万勤劳朴实的人民。在他们身上,我既看到了“精准扶贫”的科学工作方法,也看到了拼搏奋斗的“西畴精神”,还见到了很多在书本里、网络上见不到的事,更加直观地认识了基层社会,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我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奔小康的精气神。对于一个长期生活在大城市的民主党派成员来说,这都是难得的自我教育、提升履职能力的机会,使我学到了很多、提高了很多。

  (作者: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

[责任编辑: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