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团革新发展良政善治可期
人民政协报融媒体记者 张佳琪
“发挥众多爱国爱港社团的积极作用,是全面落实‘爱国者治港’固本培元的基础性工程。”在5月13日召开的全国政协“进一步提升爱国爱港爱澳力量能力建设”双周协商座谈会上,全国政协常委、香港福建社团联会荣誉主席吴良好开门见山,首先道出了重视社团建设的必要性。
据了解,香港社团发达,涵盖工商、劳工、文化、教育、慈善、联谊、青年、妇女等不同领域、不同群组的社团超过5万个。如何让这些社团发挥出最大的桥梁纽带作用,推动良政善治?吴良好建议:首先要推进爱国社团功能革新。“随着香港进入由治及兴的新时期,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社团应进一步明确功能定位,全面转向做好基层工作,成为特区政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中坚力量。”
具体来说,他认为,可将爱国爱港社团纳入特区政府社区管理体制,建立起社团地区服务中心与特区政府的沟通平台。“支持社团参与、协办特区政府主办的活动,通过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方式,给予社团适当的财政拨款和政策支持。”此外,爱国爱港社团还可与立法会议员、区议员联手,共同设立议员地区服务中心,为会员及地区居民提供优质服务,促进基层治理和社区工作能力提升。
“还要培养爱国爱港社团工作专业队伍,借鉴先进成熟的社团管理经验。”吴良好进一步建议,通过建立健全社团负责人任期制度,着力从社团主要负责人、领导层和秘书团队三方面配强力量,组织和训练一支专业、专职的爱国爱港社团工作队伍,提升社团召集义工、组织活动、服务社区等方面的能力。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青联副主席霍启刚同样关注着香港社团发展的问题。在他看来,目前社团数量多,但服务工作同质化的弊端仍然存在。对此,他建议各社团找准各自优势,错位发展。
“有些深耕地区的社团可以负责派发物资、凝聚居民共识的工作,有些则可以注重做好文宣、研究议题工作,为地区发展提供更具参考价值的意见。”霍启刚表示,提高工作实效,受惠市民对爱国团体的好印象自然而来,社区整体组织动员能力也会逐步加强。
“我还注意到一个现象,不少从小在海外读书的青年,近年逐步回流香港。”霍启刚补充说,“他们在香港缺乏人际网络,较少参与社团活动,社团可以主动吸纳这类青年。”霍启刚表示,用好海归青年长期积累的海外人际网络加强对外宣传,有利于扩大社团的辐射范围,对实现中华儿女大团结亦能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