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常委,九三学社中央常委、贵州省委会主委,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黄宗洪:加强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政策体系建设
种质资源是种业的“芯片”。解决种子“卡脖子”问题,要做好资源收集、评价、保护和利用,搭建种业科研创新平台,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此,建议:
一、强化农业种质资源保护的基础性、公益性定位,坚持保护优先、高效利用、政府主导、多元参与原则,创新保护利用,多途径、多方式地宣传普及,并不断转变为管理者、从业者的行为规范,形成国民意识并指导公众行为。
二、全面普查、系统收集我国农作物种质资源,重点引进作物起源中心和多样性中心的优异种质资源,及时收集国内珍稀、濒危、特有资源和特色地方品种。设立财政专项,建立健全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鼓励、支持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公益性工作。
三、加强农业野生种质资源原生境保护创新。野生稻等重要的农业野生种质资源,全国有数百个野生分布点,可以采用开展异生境保护,将原生境相类似的各个居群资源,集中到相同生境进行保护,达到保护更多的居群和更多基因的目的。
四、建立健全国家作物种质资源精准鉴定评价体系。利用我国现有生态区域评价体系,开展精准鉴定评价,规模化发掘特异性状的基因及其有利等位基因,并进行功能验证,创制目标性状突出和有育种价值的新种质。
五、加强学科与人才团队建设,健全中央和地方做物种质资源人才支撑的政策体系。国家支持和鼓励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建设农业种质资源相关学科,加强人才培养。加强中央和地方两级作物种质资源专业人才队伍与研究团队建设,实行多学科联合攻关,重点开展作物种质资源的改良与创新、育种方法与技术的基础性和前沿性研究等公益性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