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鼎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统筹推进非遗产业化发展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总量共87万项。目前,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名录体系内已认定非遗代表性项目10万余项,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传统文化资源宝库。2021年“双十一”期间,来自天猫的数据显示,“00后”消费者购买非遗产品的金额和人数均同比上升超过100%。
如何做好非遗项目的创造性转化、发展?如何让非遗“活”在普罗大众的日常生活里?全国政协委员朱鼎健经过深入地调研和思考后提出,在详细勾勒全国非遗图谱的基础上,结合文创消费市场动向,加大政策引导支持力度,因地制宜、统筹推进非遗产业化发展。
朱鼎健建议,进一步梳理补充完善非遗普查成果,编制科普类国家级非遗项目图谱,利用现代信息化手段出版一批精品传统和电子读物,并收录进学校和各地方公共图书馆。
朱鼎健建议,成立相关鼓励非遗产业化的引导性扶持发展基金,制订评定机制,对于市场化和创新性优秀的非遗项目、传承人或者机构,给予一定资金补助,以此进一步调动各方社会资本投入推动非遗产业化的积极性。在全国相关省市开展首批试点学校开设必修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全面开设非遗体验课程。设立非遗推广大使等评选机制,邀请社会公众人物参与非遗推广,增强非遗的社会传播度。
“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我国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浓厚岭南文化特色的非遗资源非常丰富,与现代商业已有一定的结合度。在非遗产业化发展方面迈出超前一步。”朱鼎健提出可在粤港澳大湾区先行先试,探索制订推出非遗产业发展规划。(陈启杰)